大明:穿成李景隆,開局北伐朱棣

第67章 初見朱允熥

李景隆樂得當個甩手掌櫃,每日除了帶孩子,便是揣著碎銀去秦淮河畔閒逛。

看畫舫凌波,聽歌女唱曲,活脫脫變回了當年那個流連風月的紈絝子弟。

他這般做派,並非自甘墮落,不過是演給滿朝文武和朱允炆看的。

他要讓所有人都相信,自己對那龍椅、那權柄,半分興趣也無。

這日,李景隆備了兩箱年禮,讓福生挑著,自己一身素色常服,慢悠悠往宮裡去。

他要去見朱允熥——那位曾為救他,在仁壽宮外跪到暈厥的落魄皇孫。

回京這些時日,一直被諸事纏身,眼下年關將近,再不去反倒顯得刻意了。

李家當年憑著岐陽王李文忠的功勳,得了太祖親賜的入宮令牌,能隨時出入宮禁。

如今雖不比往日風光,這令牌卻依舊管用,一路暢通無阻,很快便到了重華宮外。

宮門前的石階泛著冷光,李景隆負手而立,望著眼前這座宮苑,眉頭不覺蹙起。

飛簷斗拱雖還彰顯著皇家氣派,卻處處透著死寂。

正門兩側的宮牆上,枯藤像老鬼的指爪,死死攀附在斑駁的牆皮上,顯然已許久無人打理。

誰能想到,在這深宮角落裡,竟囚著一位太祖嫡孫。

“叩門吧。”他輕嘆一聲,衝福生揚了揚下巴。

福生抬手叩響朱漆大門,“咚、咚、咚”的聲響在空曠的宮道里盪開,顯得格外清晰。

過了許久,門內才傳來窸窣響動,一道門縫緩緩拉開,一顆腦袋小心翼翼地探了出來。

小太監瞧見門外的李景隆,還有地上那兩隻沉甸甸的箱子,先是一愣,隨即眉梢染上驚喜,遲疑著問:“請問是找哪位?”

這重華宮久無人跡,他還當是敲錯了門。

“這是曹國公,特來求見允熥殿下。”福生側身指了指身後的李景隆,語氣平和。

“曹國公?!”小太監眼睛一亮,連忙推開大門,撩衣跪倒在地,“奴才見過曹國公!”

“新來的?”李景隆打量著他,隨口問道。

這張臉,他並不熟悉。

“是,奴才安知止,國公爺喚奴才小安子便是,奴才剛來重華宮不到三年...”小太監叩首作答,聲音裡帶著幾分拘謹。

三年了...

李景隆眉峰微蹙,原主有多久沒踏足這裡,他竟已記不清了。

“你說你叫什麼?”他忽然反應過來,目光一沉,追問了一句。

“回國公爺的話,奴才名叫安知止。”小安子抬頭,臉上還帶著幾分懵懂的笑意。

安知止...

李景隆心頭冷笑。

安分守己,知止不殆。

這名字,分明是太后的手筆,是時時刻刻在警告朱允熥:恪守本分,莫生妄念。

“快去通報吧。”他面色沉了沉,語氣冷了幾分。

既已入宮,多說無益。

他知道,自己此刻站在這裡,訊息怕是已經往奉天殿和仁壽宮傳了。

小安子不敢耽擱,連滾帶爬地往裡去了。

沒過多久,宮道深處便傳來急促的腳步聲,一個身著洗得發白的青布棉袍的青年,在小安子的陪同下快步走來。

“九哥兒!真的是你?!”青年看清門外的人,眼睛瞬間亮了,臉上爆發出真切的狂喜,抬腳就想往外衝。

可右腳剛要跨過那道不足一尺高的門檻,卻猛地頓住,他低頭看了看腳下的木檻,像是被無形的枷鎖捆住,終究還是把腳收了回去。

李景隆小字九江,年少時的玩伴都這麼喚他,朱允熥也不例外。

他望著朱允熥,嘴角噙著笑,眼底卻掠過一絲複雜。

這是他與這位皇孫的第一次相見,可對方那臨門收步的舉動,卻讓他心裡莫名一沉,生出幾分憐憫。

一道門檻,竟困住了堂堂太祖嫡孫。

太后的手段,當真是不見血光,卻殺人誅心。

想來,朱允熥今日若真敢踏出這道門,等待他的,絕不止幾句斥責那麼簡單。

這種無人看守的軟禁,遠比銅牆鐵壁的囚牢更可怕——它磨的是心氣,是讓人在日復一日的空寂裡,慢慢認命,慢慢枯萎。

“快進來吧。”朱允熥定了定神,連忙側身讓開,語氣裡滿是急切,“我們...好久沒見了吧?兩年?還是三年?日子太久,我都記不清了...”

李景隆沒接話,只衝福生遞了個眼色,示意他把年禮搬進去,自己則抬步走進了這座雜草叢生的重華宮。

腳下的石板縫裡鑽出不少枯草,踩上去發出怪異的輕響,像是在訴說著這裡的冷清...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