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的我沒有夢想

第174章 添丁進口,有始有終

“張主任,去市裡啊?”

“那我小孩快滿月了啊,再不過去準備準備滿月酒怎麼行?我老子前兩天旅遊也回來了,也過來看孫子,老的小的都要照顧,想想都煩。”

心愛的黑色一點八升手動擋普桑這光景就是個工地用車,確實耐造,更牛逼的是,豐邑縣這裡省道邊上汽修店也會修,比奧迪a6不知道高到哪裡去。

此時在“塘養區”外面,已經修建了羽毛羽絨預處理廠房,就是脫脂啥的做一做,羽絨服是做不了的,不過張叔叔臉皮厚,弄來一個羽絨被生產線。

本來這是“張安服飾”的內部後勤供應站,被服被服,除了服裝,那肯定是還有被褥之類的床上用品。

三個校區加上一所寄宿式超級希望小學,年穩定供應量是四千五百固定採購數量加上一千五百浮動採購數量,也就是一年五六千套還是要的。

被褥以棉被為主,被子因為新東圩港中學的宿舍都有空調和採暖的緣故,被套是棉的,但被芯則是鴨絨被一條,棉被一條。

一米五乘以一米八到兩米二的鴨絨被,出廠價就是一千五,基本上跟市面上的高檔鴨絨被沒啥區別。

但因為是新東圩港中學出品,所以這個價格並沒有什麼不妥,反而在沙洲、馬洲、江皋三個地方的學校圈子頗有名氣,別的學校的老師們,也是多有託關係搞個一兩條過來用一下,口碑非常好。

身為曾經的民辦教育科科長,張叔叔對於口碑這一塊,還是很懂的。

吃了這麼多年的豬肉,不需要知道豬怎麼跑的。

於是“張安教育”在豐邑縣這裡,就投了一個預加工生產線和羽絨被生產線,別的企業過來做培訓怕這怕那,“張安教育”則是不用,直接把“張安服飾”的一個標準生產線規劃在了這裡,員工培訓在四月初就開始了。

只不過統包在了職業技能培訓和崗前培訓中了,所以也沒有什麼值得大書特書的地方。

反映在資料上的話,那就是彭城市在“農村農民就業扶持政策”上,做得可圈可點。

“張安教育”在職業技能培訓的業務拓展上,也算是全面展開,而且沒啥太大阻力,沒遇到像樣的抵抗。

彭城市最大的三家“黑中介”,大的整改,小的兩家,一家關了,另外一家直接跑去吳都市重操舊業。

張叔叔這會兒已經算是把陳莊鎮的農民就業路子趟了出來,在“張安工業聯盟”中任意一家企業上班的“農民工”,此時工資條上會有一個“技能培訓費用扣除”這個條目。

體驗上是相當無感的,道理很簡單,他們培訓那會兒也沒掏錢。

雖然主要是因為沒錢又擔心鈔票打水漂,但現實情況就是去培訓站沒有掏錢,吃飯只要別浪費,也是盡吃的,協議上也說得很清楚,合格上崗之後,再從薪資中扣除。

這個模式現在就是“張安教育”主推的一個模式,“張安工業聯盟”算是一個樣板試驗區。

不僅僅是生產製造的一線生產車間,就算是“張小白科技有限公司”這樣帶有大量軟體開發崗位的科技企業,“碼農”同樣可以培訓,只不過合作物件從豐邑縣陳莊鎮這個貧困鄉鎮,變成了太湖市、揚泰市、淮陰市等地方城市的中職、高職。

嚴格來說更早之前“張安教育”跟揚泰市的“揚泰師專”,以及隔壁尚湖市的“尚湖師專”,才是最早的模式雛形。

只不過因為“九八計劃生”更加出名一些,再加上前往“張安希望小學”任教的應屆生享有“張安認證”的特別培訓,在希望小學滿一年或者兩年後,就能入職“張安教育”做助理,通常來說不會被人注意到其模式跟現在沒有區別。

畢竟“張安教育”的薪資待遇比較高,距離普通人太遠,也就沒有那種真實感。

底子其實是一模一樣的。

眼下豐邑縣相當數量的鄉村勞動力,其實都迫切地想要改變生活,陳莊鎮的變化不是一兩個村的變化,涵蓋面非常廣,六萬多人在水電通訊、路橋交通、就業稅收等等環節,都吃到了紅利。

尤其是農村勞動力轉化為工業生產勞動力之後,農村土地的集中利用率大大上升,到手的鈔票是不會騙人的。

這都過去這麼些時間,眼睛是瞎的也總能聞到隔壁做菜時候的肉味兒。

光“建築工人”這個群體,目前合格“大工”數量超過三千,其中十分之一留在本鄉本土,剩下的兩千多人,則是由豐邑縣和“張安教育”共同擔保,介紹到省內其餘大大小小的施工工地。

跟別的“工頭”承包不同,這邊最大的優勢是能百分百拿到工錢。

當然最好肯定是入職“張安房產”旗下的建築公司,但之前資質不夠,今年才從崇州市買來的一個資質,人數也是瞬間膨脹到了三百人。

短期內肯定是不會擴張,培訓進度跟不上,再一個有相當部分的崗位,是要留給彭城市本地大學的,大學裡的“土木狗”也是要上工地的,辦公室吹不了幾分鐘的空調。

因為跟張正東建立了非常不錯的信賴關係,在培訓過程中又認真應試,這也就導致陳莊鎮出來的“大工”,普遍都很受歡迎,工地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工人“俺尋思”一下。

能吃苦,手藝不潮上手快,並且還嚴格遵守規章制度聽管理,這種紀律性的“鐵軍”,崇州市數得著的建築公司都簽了長期合作協議,這一批“大工”在本地可能不算什麼,在外地統稱為“陳莊工”,名氣其實很響亮的。

畢竟資方那邊也不用擔心“工頭”帶人爬塔吊,而“工頭”也不怕你資方不結算工錢,豐邑縣和“張安教育”的擔保承諾,那可不是開玩笑的。

所以張叔叔在陳莊鎮的工地也好,還是說“大沙河”的上游工地也罷,跟工地上的工友關係都不錯,也就春耕稍微用了一些時間,其餘大部分時候都是流動辦公,或者就是在“農村脫貧致富產業示範園區”這裡上班。

豐邑縣現在已經有了一個明確的城建規劃,原先的城關鎮“婆羅門”勢力衰退之後,儘管縣域經濟並不發達,可因為強勢縣令的坐鎮,市場公平程度反而空前,這就導致相鄰的幾個縣,甭管是中原省的還是齊魯省的,農副產品也願意往豐邑縣交易。

這光景通往彭城市的公路,算是個“二號主幹道”,一旦建成通車,這差不多能給沛城縣做農副產品的個體戶一趟省下兩百塊錢左右。

賬很好算的,這就讓沛城縣很多農戶組團來豐邑縣看看行情,張正東這光景在“塘養區”附近的工地,就是新規劃的“城北農貿批發市場”,也是掛在“農村脫貧致富產業示範園區”名下管理。

因而很多沛城縣過來提前佔位子入駐的商戶,也都認識張正東,主要是在老家沒怎麼見過縣長長啥樣,頭一次見這種天天泡工地的,也是稀奇。

混久了之後,就開始忽悠張叔叔,要說這狗肉吧,還得是他們沛城縣的……

不過江淮省的下邑縣、中原省的虞國縣、齊魯省的方與縣和單父縣也都這麼說,下邑縣過來的商戶,還說他們那兒的狗肉能跟碭山梨一起燉狗肉湯。

把張叔叔都饞哭了。

此時聽說張叔叔要去市裡看孩子,一點八升的手動普桑,被人塞成了超載一點八噸,什麼紅棗蓮子、饊子蜜三刀等等,能塞的都塞上了。

張叔叔也來者不拒,拉著貨就給單位食堂登記上了,不收禮這是“王八的屁股”——龜腚。

狗肉除外。

一路上風馳電掣,開車的也是老司機了,去年還瘋狂吐槽這破路沒法開,今年就狂誇還得是主任牛逼。

之前李老師因為一口氣生倆,住院住了大半個月,現在是帶著孩子出院,母子十分平安,都挺健康。

張大安在彭城市區早就備有房產,等張叔叔一到,李老師也就笑呵呵地跟老公一人抱一個。

在走廊裡就咧嘴傻樂的老頭子還在碎碎念,上車之前就把三個大紅包塞了過去,兩個給孫子孫女,一個是給二兒媳的。

“爸爸你坐車過來的?”

“不然我坐飛機?”

老頭子翻了個白眼,剛要掏出“華子”,一想起添丁進口這事兒,趕緊收起來。

吸菸有害健康嗷~

“張安呢?”

“擺桌子寫字,這不是要給弟弟妹妹取名字嘛,他文曲星不取,難道讓你來取?”

“我才是當老子的。”

“寫了字讓你挑啊,還要怎樣?就你肚皮裡的墨水,能講出幾個道理來?”

“……”

老頭子沒有點上“華子”,只是拿著“華子”在鼻子底下聞聞味兒,過過乾癮也挺好的。

出院坐的就不是普桑了,寬敞舒適的中巴車,老頭子現在出去找戰友一起旅遊,就坐這個。

舒服稱心,想怎樣躺就怎樣躺。

住處距離黃河故道不遠,能看見竹林寺,位置談不上多好,勝在便利,該有的都有,邊上還有個礦大附屬醫院。

旁邊一個地塊,已經確定由“張安房產”來開發,依然是不對外銷售的內部帶產權的福利房。

主要供給物件就是“張安教育”在彭城市的教職工,基本上也確定了新東圩港中學的分校,今年暑假是一定會在彭城市開一個的。

為了拿下每年總收入超過五百萬的高收入群體,彭城市內部的區縣都在競爭,不過沛城縣、豐邑縣這種農業縣,從一開始就出局了,配套太差,吸引不到足夠數量的教練員。

再一個就是縣城的房產沒有吸引力,像“張安教育”現在配發的教練員福利房,基本上都是以沙洲市的市區為主。

馬洲校區和江皋校區的也是這麼選擇,道理很簡單,教練員們到了這個階段,也要開始考慮下一代的事情。

他們自己是從新東圩港中學崗位上走出來的,很清楚自家單位有多牛逼,有些小孩十二三歲的一級副講,就希望升職到主講之後,想辦法把小孩弄進新東圩港中學。

正常學校都有的校內職工就學福利,在新東圩港中學是沒有的,這一塊只有一個插隊名額,但插隊不代表就一定能進。

交叉面試沒過就是滾。

老闆對於賺不到錢的人,那是完全不當人……

之前從彭城市挖過來的數學組組長曹巖客,這時候已經返回了彭城,做為期一個月的巡迴考察。

一切順利的話,新東圩港中學的彭城分校,就會由曹巖客來出任校長。

目前重點考察的位置在九里山,往東有大運河,往南有黃河故道,這是新東圩港中學的一個特點,那就是必須靠近河流,這樣方便引水改造。

不管是新東圩港中學的本部校區還是馬洲校區、江皋校區,現在都是四面環水,並且學校整體規劃是學校公園化,氣質上見仁見智,有人覺得有格調,有人覺得很豪華,但必須要一眼看出來這個地方不簡單。

學校氣質就像是這年頭老闆們最喜歡的賓士寶馬奧迪一樣,它一定程度上能減少解釋成本。

當然如果咖位到了張大安這種程度,他不需要任何解釋。

彭城市內部的學校肯定是不歡迎新東圩港中學,但家長群體和教師群體,那就分多種情況來講。

至少曹巖客本人老單位彭城中學,很多老師都想來試試水,因為有曹巖客這條路子,他們也清楚了在“張安認證”這個體系下,教練是教練,教師是教師,兩回事。

“文曲星”不需要你的聰明才智。

那些知道自己肯定端不上新東圩港中學飯碗的,就直接多了,完全不歡迎新東圩港中學的到來,本地各區縣教育局也是頭大的很,這種強勢的民辦教育企業,也是頭一次見到。

要說強行上點兒才藝,也不是不行,可就要承擔後果。

畢竟開戰隨便開,只不過怎麼開始你可以決定,怎麼結束,那是張大安這個毫無原則甚至底線的畜生說了算。

省裡早就領教過了,彭城市內部系統的人就算想要證明一下“地頭蛇”的綜合實力,可戰績可查這事兒,對體制內的人來講,非常有說服力。

更何況,還有個豐邑縣縣長呢。

人家當縣長只是為了配合“江口省農村教育就業試點示範區”這個牌子,示範區管委會主任,才是真正的高階別。

彭城市也有高人,一眼就看出來省裡打算最後把“江口省農村教育就業試點示範區”這個牌子推上一個更高的平臺,只要到了國字頭,彭城市以後不管怎麼樣,科教文衛也好,農林漁牧也罷,還是說更加直接一點的就業和稅收,總有一樣能放大本地主張。

這也是為什麼新東圩港中學的彭城分校搞得很熱鬧,討論也很激烈,可有一點,落地這事兒沒人懷疑,爭議點只是落在哪兒。

張叔叔前腳剛到住處,後腳就有人送上“弄璋之喜”“弄瓦之喜”的賀禮,都是這個辦公室那個辦公室的秘書,來了就是笑呵呵說兩句吉利話,然後就不加逗留,趕緊走人。

客廳裡頭坐上一時片刻也沒有,把時間充分留給張主任。

“張縣令,你這‘縣太爺’的派頭還不錯嘛。”

“你很閒嗎?字寫好了?”

“喏,隨便挑。”

擺好的長桌上,紅紙金字一大堆,不外是德才、聰慧、堅毅、文秀之類的字樣。

其餘仁義、賢惠、鍾靈等等也不少。

旁邊還擺著老頭子的名字,張弘下面接著張東,脈絡清清楚楚,有來有去,有根有腳。

“叫張德怎麼樣?”

張大安建議了一下,其實“小老弟”叫張聰,在家裡外號“小蔥”,在外面外號“大蔥”。

沒辦法,“大”字輩在這兒呢,萬一有長輩去世,送花圈的時候,上面還是得加上的,到時候花圈上的輓聯,肯定是會有“賢xx張大聰沉痛悼念xxx”,那不還是“大蔥”麼。

所以張大安尋思著,是不是改一改。

結果張叔叔還挺倔強,對自己兒子女兒取名字還挺慎重,“叫啥缺啥,我兒子肯定不會像你一樣缺德。”

“老子咣你兩記耳光啊,會不會說話?”

老頭子還在挑名字呢,一聽兒子如此狗叫,頓時勃然大怒。

自己賢孫獲得文曲星堂哥賜福,人生包大吉大利的。

“那阿叔你覺得叫啥好?”

“缺智慧,兒子叫張聰,丫頭叫張慧。”

“那不好叫張智啊。”

“萬一別人給他取外號叫‘痔瘡’呢?”

“……”

“……”

如此逆天回覆,讓邊上祖孫二人都驚呆了。

不是,你是當爹的啊,你確定你說的是人話?

張叔叔倒是也不理會兩人的異樣目光,拿起“聰”字看看了看,微微點頭,然後道,“你看這個‘聰’字,左邊一個耳朵,說明聽勸,像我;右邊一個老總的總,將來也可以跟我一樣當老總。”

“……”

“……”

還別說,別說老頭子了,張大安也被說服了。

重生前張叔叔可沒有拆字這一出,現在還挺有那麼點兒意思的。

“那妹妹呢,為啥叫張慧?”

“這個‘慧’字,你看啊,這個心在下面,說明沉得住氣,心態穩;上面兩個豐,愛情事業雙豐收,中間一個彐,以前是‘雪’的簡化字,丫頭家冰雪聰明,將來一定孝敬孃老子。”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