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龐大的社會分工,也就有了我們認知中所熟悉的就業,進而催生出了工業文明。這跟農業分工形成農業文明,底層邏輯是不變的,依然是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
“當下網際網路、電子計算機等等新興科技產業高速發展,在過去,主導這一切的美國人,提出了‘第三次工業革命’就是資訊化,這是謬論。”
“資訊化依然是電氣化的組成部分,我們在未來的工作中,需要警惕這種定義話語權、主導話語權的模式,年輕人要儘可能地去爭奪國際話語權,為我們國家拓展生存空間。這個生存空間,不僅僅是現實中包括生命權在內的諸多人權,還有在虛擬空間中的輿論話語權,這是我們當代青年的應盡責任。”
“……”
“……”
“……”
不是哥們兒?
你在“金榜部落格”上那抽象的狗樣,不像是會講出這種話的人啊,怎麼畫風變化如此之劇烈?
連老陳都是“虎軀一震”,震了又震之後,才確信沒聽錯,也沒請錯人。
是“張安同志”沒錯了。
“基於這個責任,我們就要清晰明瞭地搞清楚一件事情,在新世紀的工業文明發展中,一定會有新的鬥爭,並且伴隨新的矛盾,我們要做到,既能預判,又能解決。我們既要學習美國乃至整個西方先發國家的先進科學技術,也要大膽地為工業文明發展的正確秩序而挺身而出。”
“真理,是經得起時間考驗的。
“美國科學院院士,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費因曼說過:我想要談的是關於操縱和控制原子尺度上的物質的問題……我已經說明這方面確有發展潛力——我們可以採用切實可行的方式進一步縮小器件的尺寸。現在我想說明的是這一發展潛力還非常之大。”
“他在微觀尺度上,預測到了電子束與離子束製造、分子束外延生長法、奈米壓印術、投射電子顯微鏡、單個原子操控、量子效應電子技術、自旋電子技術等等技術的應用,我們現在將這些技術,統稱為‘奈米技術’。”
“他在‘奈米技術’廣泛應用之前,已經預判到了微觀尺度上的生產製造,美國人敢說資訊化就是‘第三次工業革命’是有底氣的,因為確實提升了整個工業社會或者說工業文明的效率。”
“但是,終究沒有突破電氣化的本質。”
“那麼毫無疑問的是,在本質沒有突破的情況下,在現有的能源利用方式下,我相信,文明和文明的等級只要沒有出現代差,誰掌握了最大數量的工業文明載體,也就是工業化人口,誰就掌握了未來。”
“從這個發展方向來講,在可以預見的未來中,我們這個最龐大的工業文明,趕上乃至超過整個西方先發國家的生產力水平,不會太久。”
“在座的絕大多數人,都可以親眼所見,親身經歷這個重要的歷史程序。”
“這是一個客觀規律,因為在未來的幾年內,我們的工業化人口總量,必然是要超過美國加上日本總和的。那麼我們不難得出一個簡單的結論,那就是在我們全社會的生活水平達到或者超過整個西方先發國家之前,我們的工業化規模,會率先超過。最後形成滾雪球效應,完全不可阻擋。”
……
本來省裡是想著張大安講點兒吉利話,大家高興高興,但是現在這一出,著實讓人嚇了一跳,你要說務虛,也確實務虛,但跟平時完全不一樣的路數,甚至有點兒“跳大神”的意思。
可要說否定,仔細一琢磨,還挺有道理,挺像那麼回事兒,就是過於自信。
什麼叫“超過整個西方先發國家是一個客觀規律”啊?
怎麼聽上去有點像是“張氏趕英超美”呢。
可話又說回來了,別人講這個,年輕人圖一樂。
張大安講這個,那身份就完全不一樣了,這可是“三連狀元”,同齡人中“最厲害”“最牛逼”的那個。
把“算你厲害”的那個“算”直接去掉。
他講話是有說法的,影響力不會小。
在時下社會上普遍還是仰望“人類的燈塔”的觀念不同,張大安上來幾段“趕英超美”的話,在絕大多數圈子裡都是離經叛道的範疇。
不過,這話還是得看誰來講。
張大安這麼一開口,那就真有人願意當真的去聽。
畢竟人家是“三連狀元”,你能比他還牛逼?
“我無法預測下一階段的工業革命如何發生,但我相信,下一階段的工業革命,會在哪裡發生。它只能在最大的工業文明中誕生,因為只有最大的工業文明,才能提供足夠多的社會分工,像源源不斷的養分一樣,來孕育催生。”
“在此之前的工業化大發展,不管新技術有多少誕生,依然算不上工業革命的範疇。但是社會生產效率的的確確在提升,所以我願意用軟體版本的升級更新來形容。如果說資訊化算是在電氣化基礎上升級而來的工業文明3.0版本,那麼我們正處在工業文明3.0向4.0版本升級的過程中。”
“我們身處其中,也必將看到這個階段中,全社會各行各業發生的劇變。諸多新興產業的革命也將發生,這些產業中的劇烈變動,會有非常鮮明的三大特徵。”
“第一,產業的高知識化和高新科技化,新產業藉助新技術來改變舊的產業結構;第二,產業的高度集中化,新產業會以最快的速度完成個別超級企業的細分市場事實壟斷,不因其資本結構而發生重大改變;第三,產業結構從複雜走向簡單,知識創新產業叢集將會直接面向消費市場,同舊有的生活需求關聯產業叢集有著截然不同的運轉模式。”
“這三個特徵,都需要新興產業革命中的生產力單位,也就是當代青年,需要更豐富且專業的知識,更紮實且熟練的技術,還有更強大的心理素質以及內生正向驅動力。”
“當今世界,全部的先發國家工業化人口中,其合格青年數量嚴重不足,將會進一步加快對發展中國家的優質勞動力吸收。這是我們的機會,我們既要抓住時機,快速地藉助他們的需求來掌握技術、學習知識;同樣要立足於自力更生,兩條腿走路,在取長補短中,不斷最佳化工業文明3.0向4.0升級最佳化過程中所需要的各種要素。”
“誠如偉大人物說的那樣,世界終究是年輕人的,而只有最大的工業文明,才能帶領人類尋找出新的發展方向。”
“在過去,千萬人口基數,能夠支撐起瓦特改良蒸汽機;一億人口基數,能夠讓電氣化走進千家萬戶;而只有十億人口基數,才能支撐起龐大的新興產業分工。”
……
這次講話固然是“張安同志”版本的“趕英超美”,可是在“張安同志”那極具力量的語調節奏之下,與會青年都是聽得入神且專注。
發言內容是不是全都是真的不重要,但很多東西單獨拿出來,夠自己消化一段時間的,甚至水上兩三篇論文不成問題。
最重要的是,這是有理有據地“打雞血”,不是簡單地說“困難是暫時的,前途是光明”的。
“張安同志”一口一個“客觀規律”,說的就是為什麼“前途是光明”的,至於說暫時的困難,他根本不放在心上。
因為前途既然已經是光明的,再困難都不算困難,不過是埋頭苦幹,不值一哂。
老陳同志一開始的想法呢,就是讓“三連狀元”稍微打打氣,給省裡的青年同志們給點兒信心,給點兒盼頭。
結果現在這麼一搞,你給給的有點兒多啊。
尤其是提出“工業文明3.0向4.0邁進”這個概念,他這種搞務虛工作的,簡直是如獲至寶。
玩概念可不是股市的專利,本質目的都一樣,把預期炒出來。
唯一區別就是股市的預期大多數時候都是假的,職業官僚們可炒不了太多假貨,交叉驗證的同行太多了。
如果只是江寧市這麼一點兒範圍,或許還能糊弄一下,到了江口省這個廣域,那就完全不一樣。
叼人搞什麼啊。
老陳有點兒緊張,悄悄地掏出手帕擦了擦額頭上的汗水,十五號京城的動靜都沒有現在來得刺激。
他不知道京城那邊看到了怎麼想,反正老陳心裡忐忑得很,打定主意,這個破會一結束,他就趕緊讓本家兄弟去投奔“三連狀元”。
陳景休是吧,你不許休!
給我上班去!
等張大安結束髮言的時候,掌聲比之前更加激烈,“打雞血”的技術,還得看專業人士,這“三連狀元”說了,我們很強,這個賽季肯定拿總冠軍!
沒人比“張安同志”更懂goat。
全場最糊塗的就是張叔叔,他其實聽到“奈米技術”四個字的時候,就已經要昏昏欲睡了。
奈米他不知道,大米就很懂,還有高粱米。
陳莊鎮現在種的高粱米,就是用來賣給宿城、淮陰的釀酒廠,如今也算是一點點小特色,就是沒到特色種植產業的地步。
不過他不懂沒關係,找侄兒討要個報告就成。
他可是很清楚自家侄兒的發言稿,跟他今天在會上講的,那是完全不一樣。
他記得主要是講工業化和社會體制的關係,結果一個字都沒提。
不過晚上吃飯的時候,倒是有不少高校的代表過來聊天詢問,不管是走學術道路還是走仕途,各有各的想法。
至於說老陳,本來要直接走人回江寧的,今天也要先住下,對付一晚上,明天就要在彭城參加一個多媒體會議,他也要彙報一下情況。
青年團體嘛,還是要步調一致。
“張總,明天有沒有空?”
有些不好意思的老陳,找到了張大安,“是這樣的,有個研究室,想要跟您一起討論討論。”
“多少錢?”
“啊?”
“我是說給多少錢,難道讓我白參加嗎?”
“……”
“今天這個會,如果不是看在新東圩港中學開遍全省能夠暢通無阻,我能來?誠意到位了,我也是很給面子的。”
“……”
老陳感覺很心塞,他本想大聲呵斥這種行為跟你的發言那是完全不匹配,他本想這樣大聲呵斥的,本想。
但是最終卻心虛地說道:“那您看您有哪方面的訴求?只管提,我立刻去反映。”
“小事情了。”
等的就是老陳爽快的應承,張大安笑著道,“老陳啊,前陣子我聽說美國esi理工學院跟京城工業大學中加工商學院正式簽署合作協議……這個中加工商學院我是知道的,是個虛假宣傳的‘野雞大學’,京城工業大學有沒有參與其中,我也不想過問。但有一點,這個美國esi理工學院拿到多少資源,我要雙倍。”
“啥?!”
腦子不夠用的老陳猛地一個激靈,“張安同志”兩句話爆出來最少三個猛料。
第一,中加工商學院不一定跟京城工業大學有關;第二,這玩意兒是虛假宣傳的“野雞大學”;第三,這個美國esi理工學院拿到的資源肯定不少,而且牽扯到的人同樣不會少。
其實呢,如果是張總教頭的同行,就會知道美國esi理工學院不是學校,既不理工,也不學院,只是叫這麼個名稱,本質就是個職業教育機構。
別說“張安學院”這種正規註冊建校運營的普通高等教育學校,就是跟“張安教育”比起來,調性上還差了一個職業技術學院。
美國esi理工學院跟駕校的性質更類似一些,只是涵蓋面更廣,撈的錢也更多。
那麼從張總教頭的視角來看,你美國esi理工學院能夠跟本土騙子大撈特撈,我“張安教育”紮根江口省,穩紮穩打,終於做成了復讀行業中的聖堂,出來多撈一點兒,沒毛病吧?
你不給,就是你的不對;你給少了,還是你的不對。
總之,外人給多少,我“張安教育”必須雙倍,少一個子兒,那就別怪張總教頭又抬起了點選舉報的大手。
老陳也是麻了,他一聽“美國esi理工學院”,就感覺有個大坑在等著。
作為青年團體的省內負責人,他在昨天,還跟江寧市的幾個軟體學院說要做好資訊科技教育和培訓的工作。
江寧市最少有四家軟體學院跟“美國esi理工學院”有溝通,打算批次生產“碼農”,順便批次頒發美國esi理工學院專科證書。
這四家軟體學院,一家是“野雞大學”,還在拿辦校資格的過程中,暫時還是個培訓機構性質,算是本地某些有力人士搞創業的結果;兩家是“民辦公助”性質的正規學校,但招生難,都被更加正規的吸走了,所以這兩家打算借一下“美國esi理工學院”的合作名頭,從全國各地擼一批啥也不懂的小孩兒過來。
最後一家是正經的大學軟體學院,創立沒兩年,好事兒沒趕上,結果眼見著就要踩大坑?
別人說這事兒,老陳只當放屁,可眼前這位是誰?
立地神仙啊。
“不、不是,這……這個中加工商學院,它,它怎麼是‘野雞大學’呢?”
“你問我幹什麼?問京城工業大學啊。反正我就知道它既不‘中加’,也不‘工商’,更不‘學院’。”
“……”
老陳臉都綠了,又掏出手帕擦了擦汗,心中暗自慶幸,得虧有“文曲星”這樣的老鄉,要不然事情就大了。
他也不傻,知道這是“仙人指路”呢。
於是也就趕緊“投桃報李”:“張總請放心,組織上肯定是一視同仁的……”
“我要一視同仁幹什麼?我要的就是特權。”
“……”
“我堂堂教育界的航空母艦,為什麼要遷就別人的小舢板?”
“……”
新世界到處都是老子的船!
老陳壓力山大,也沒有含混過去,表了個態之後,就趕緊讓秘書去了解一下情況。
這事兒鬧大了就是醜聞。
有多醜呢?
這一波有三十五家“軟體學院”在造勢在整活兒。
真要說鬧大了,走流程,七八成都得關門。
得罪的人可就多了去了,畢竟說穿了,這些能蹭流量的“野雞大學”,難道被蹭的真就不知情?
不過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不到損害本體聲譽之前,大家都是和氣生財罷了。
再加上負責這些的相關部門,這可是實打實的“招商引資”外加立足本地發展經濟搞創收。
一般人,還真不敢掀桌,三杯酒下肚,意思意思,下不為例嗷。
可惜現在“張安同志”突然就齜牙咧嘴的,那就難辦了,得支稜起來啊,想想辦法。
想不了一點兒。
這是老陳的判斷。
因為只有同行之間,才是紅果果的仇恨。
巧了麼這不是。
“張安教育”不是同行,誰還能是同行?
尤其是“張安教育”在去年就把“辦公軟體培訓”做到了燕趙省的省城常山市,是個業務針對性很強的利潤來源。
按理說呢,大家井水不犯河水,張總教頭這樣的正規單位,就多掙一點兒政府企業相關的收入;同行“野雞大學”們呢,就從社會上“整點兒薯條”。
一個是正行,一個是偏門,都不挨著。
現在突然說要撈過界,還是挺嚇人的。
然而張總教頭才不管你這那的,隨著大學擴招進一步上量,能上大學的人是變多了不假,可是同樣的呢,上不了大學的人其實變得更多。
除非規定上不了大學的人不算人,那算張大安放屁,可既然都是人,那就沒什麼好說的。
都是市場經濟的一份子,誰比誰高貴啊。
我“張安教育”,正規單位,包教包會,戰績可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