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恁地麻煩!”
“我喝了十幾年粥,從沒見過哪家粥鋪要排隊!”
“可不是!連何家粥鋪都不消排隊哩!”
人群裡響起抱怨,吳銘只當聽不見,仍揮舞著湯勺指揮眾人排隊。
待將來店鋪有了名氣,慕名而來的人會越來越多,這個問題遲早得解決,自然是宜早不宜遲。
不多時,一條二三十人的佇列終於成形。
“請各位互相監督,切勿插隊,凡後來者,一律請其排至隊伍最後!”
吳銘衝二郎使個眼色。
李二郎心領神會,拿起碗給老丈盛粥。
老丈捧著粥碗往前走兩步便到了“收銀臺”,摸出飯錢放到錢箱裡。
緊跟著是那漢子。
很快,人群中的抱怨聲便消弭於無形。
所有人都發現排隊看似麻煩,實則更有效率,也更輕鬆,既不必同他人擠出一身臭汗,也無需扯著嗓子喊出一肚子火氣。
若是後來的人缺乏眼力見,不消吳銘提醒,眾人便齊齊開口:“上後邊去!”
雜亂的人群終於有了秩序,這回看著就舒心多了。
今日的食客明顯比昨日的多,直到各式早點盡皆售罄,店門口仍然大排長龍,其中就包括來遲一步的梅堯臣。
老梅昨夜宿於歐陽學士府,許是因為睡前小酌了兩杯,今早醒得格外遲。
他起來時,永叔已經上早朝去了,府中倒是備有點心,可終究抵不過這口熱乎的皮蛋瘦肉粥。
急急忙忙趕過來,已然太遲,正趕上掌櫃的收攤打烊。
“聖俞先生!”吳銘叉手行禮。
梅堯臣不死心地問:“貴店可有餘粥?”
吳銘抬起粥鍋給他看,鍋底映出他清癯的面容,竟是一滴也不剩下。
“不如這樣,往後每日我都為先生預留一碗,不論先生何時來,都有一碗熱粥喝。”
老梅畢竟年紀大了,讓他趕早來排隊買粥,實在有點難為他。
於情於理,吳銘都應該關照一二。
梅堯臣眉間愁雲盡散,捻鬚笑道:“善哉!吳掌櫃仁心厚德,定得福報!”
吳銘忍不住笑了起來。
福報二字在現代人聽來多少有點諷刺,不過在佛教興盛的宋朝,這個詞絕對不帶絲毫貶義。
扯下布招,閉店打烊。
今早得錢2072文,加上昨日的1360文,共計3432文。
吳銘支兩千文給李二郎買肉,還按昨日的量買,他本人則去菜市場買菜。
早上八點,老爸準時打卡上班,進廚房幫吳銘擇菜備料。
上午十點,劉牙郎如約而至。
“吳掌櫃!你讓我尋的鐺頭,我給你帶來了!”
“來嘍!”
正在備料的吳銘趕緊擦乾淨手,迎出來一看,立時傻眼。
卻見劉牙郎領來的這位鐺頭,烏髮綰作同心髻,面若桃花而雙頰微赤,眉不畫而黛,唇不點而朱,青色絲質襻膊自頸間垂下,束起衣袖,露出一小截蔥白的手臂。
竟是個女子!
我讓你尋個鐺頭,你給我找來個廚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