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鐵民將公憑副本置於案上,面對眾行老灼灼的目光,坦然道:“實不相瞞,李某前腳剛把送吳掌櫃送回店裡,後腳便趕來此地與諸位會面,連喝口水的工夫都沒有。”
說著便端起茶盞淺淺飲一口茶。
粥行行老何勝急道:“李行老,這都什麼時候了,你還有心思吃茶!這吳掌櫃是何來歷,他又作何打算,你到底問清了沒有?”
“何行老還是這般性急。”
李鐵民擱下茶盞,正色道:“有關吳掌櫃的來歷,我並不比你們知道的多,但有一事,昨晚我去吳記川飯……”
他把昨晚在吳記川飯的所見所聞按他自己的理解如實相告。
“……劉牙郎說,歐陽學士和梅直講俱是他家常客,此前還曾目睹三五個讀書人在店中行酒作樂。吳記川飯開張不過數日,便能聚起這許多人物,總不可能單靠炒勺功夫吧?”
“斷無可能!”
何勝斬釘截鐵。
不止他,諸位行老亦持有同樣的念頭。
單論炒勺功夫,再厲害也不過是正店鐺頭的水準,然而似吳記川飯之簡陋,縱是請來礬樓鐺頭掌勺,又能引來幾位清流名宦?
若非舊識,便是親戚。
張師孟忽然說:“我晨起差人摸過吳掌櫃的底,不料此人竟清白如絹,三代往上查不著官牒,現世亦無宗親在朝堂行走,竟與尋常的市井布衣一般無二。”
“這……”
茶室裡有片刻安靜。
張師孟捻鬚而笑:“更怪的是,這位吳掌櫃祖上三代皆非庖廚,他本人曾在一川飯店幫廚,應是在那時習得的手藝。若果真如此,其手藝多半稀鬆尋常,斷不可能有今日之況。”
“張行老的意思是……”
“吳掌櫃的底子不真!”張師孟鐵口直斷,“依老朽淺見,此人定是某位朝中要員的遺珠!”
眾人面面相覷,腦海裡立時浮現出幾位吳姓重臣的名字。
張師孟肅然道:“諸位心裡有數即可,出了此間,切莫對外人提及。”
眾人齊聲稱是。
李鐵民報喜道:“諸位無須擔憂,吳掌櫃仁心厚德,不欲與尋常商戶爭利,他只供一百人份的粥食。何行老,你是粥行行老,此事還須勞你費心……”
……
李鐵民和何勝抵達吳記川飯時,吳銘正用手機高強度自搜。
中午的生意異常火爆,他還以為川味飯館火了,登上各個軟體一搜,卻只在小紅書上看到一篇奇奇怪怪的探店攻略:
“這家店只是路過就能聞到滿滿的惡意”
“探店攻略|大石街川味飯館”
“惡劣程度:五顆星(此等萬惡之源,誠邀天下英傑共剿之)”
什麼鬼啊?!
點贊量倒是不低,足有一兩千呢。
除此之外,再沒有和川味飯館相關的資訊。
唉,白高興了。
這種程度的推文只能在小範圍內的傳播,沒什麼持續性。
吳銘給對方點了個贊,剛放下手機,李二郎便推門而入:“吳掌櫃,李行老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