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銘接著用蘿蔔雕了朵白荷花,這回雕得更慢,講解得也更仔細。
謝清歡若有所悟,更歎服於師父的匠心,此等雕刻方法她光是看師父操作都覺得極精妙極複雜,師父究竟是如何琢磨出來的?
她深深地體會到自己和師父之間的差距,想要登仙,她還差得遠哩!
荷花雕起來須得費點工夫,只供展出和內部教學使用,活動期間贈送的花瓜肯定挑簡單的做。
吳銘往盤裡添入薄薄一層清水,對徒弟說道:“以後旬休日,我和二郎出去擺攤,你就在家裡練習雕花,蘿蔔管夠!”
……
保康門外,乞巧市。
在一眾同行中,數何雙雙鵰的花瓜最為精緻,因此也最受閨閣女子喜愛,開市不多時,便遭哄搶一空。
師徒倆收了攤,見時辰尚早,吳記川飯尚未開張,便先往瓦子裡逛去。
“咦?師父你瞧——”
何雙雙順著錦兒手指的方向看去,但見八仙棚外懸掛的眾多布招裡,竟有幾幅寫著“吳記川飯”的字樣!
她定睛細瞧,不禁啞然失笑。
吳掌櫃端的精明,竟把生意做到勾欄裡來了!
與此同時,八仙棚內。
“諸位看官!開鑼之前,且容小的傳一樁喜信:值此七夕佳節,麥秸巷中吳記川飯,特備好禮酬賓!自明日起……”
拿人錢財,替人消災。戲班子裡的開呵者字正腔圓,將吳掌櫃所擬文辭念得抑揚頓挫、分毫不差。
臺下眾看客卻是面面相覷。
開場前替食肆吆喝?
這可真是奇聞!
一時間,竟無人意識到這是個“廣告”,這又是讓利又是贈禮的,優惠力度不可謂不大,聽起來的確像是真心推薦。
單憑“實惠”二字,已有六七分動心。
只是心頭不免嘀咕:這吳記川飯究竟是哪一家,怎的此前從未聽聞?
曾在吳記用過飯的看客早已按捺不住,向左右低聲分說起來,無不盛讚吳掌櫃的手藝。
嗡嗡的議論聲中,人言如水紋般傳開。
何雙雙師徒在瓦子裡消磨一陣,便往吳記川飯而去。
特意趕早去,趁店裡無客,尚能同吳掌櫃閒聊兩句。
今日卻失算了。
師徒二人遠遠地便看見店門口圍滿了人。
說好的午時開張哩?午時的鐘聲還沒敲響呢!
待走得近了,才發現這群好事者並未進店,只在門口圍觀,卻不知在看些什麼,只聽得此起彼伏的驚歎聲。
“何廚娘!”
何廚娘是吳記常客,李二郎和張關索均認得她,笑著迎兩人進店。
“這是作甚?”
何雙雙好奇地踮腳張望,視線越過層層人群,落到盤中那朵鮮活生姿的荷花上,霎時瞳孔地震。
“?!!”
錦兒見狀,亦踮腳望去,不禁驚撥出聲:“哇!”
好逼真的荷花!色、形、神俱肖,甚至勝過……
她瞄一眼面色煞白的師父,連忙將這念頭掐斷。
李二郎笑道:“這是我家掌櫃閒來無事,信手雕的,讓二位見笑了。裡面請!”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