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飯館通北宋

第203章 吳銘的移動餐車

蘇頌頗有些感動,他不過吃頓便飯,吳掌櫃竟特意以一等琉璃杯款待,此等深情厚誼,焉能不動容?

二人舉杯淺嘗,冰冽清甜的涼茶入喉,喉間不禁溢位一聲輕嘆,頓覺暑氣消退大半。

再看那盤中菜餚,更是驚豔!

諸般菜蔬俱切作細絲,品類之多,難以勝數。

光是蘇頌識得的,便有芹菜、菠菜、黃花菜、豆芽菜、蓮藕、香菇……翠綠、深綠、鵝黃、金黃、嫩白、深褐、橙紅等諸色交織,油光水亮,煞是好看。

好一個東京什錦,當真如花似錦!

滋味如何暫且不論,吳掌櫃這用料是真足,同樣是五十文,這不比大相國寺的素蒸鴨饞人多了!

蘇頌迫不及待地舉筷品嚐。

入口鹹鮮打底,細細咀嚼,只覺爽脆無比,兼有黃花菜的清香、芹菜的多汁、豆芽菜的清甜、菌菇的清鮮、藕片的甘甜……諸般滋味在口中交織,層次繁複卻又統一,嚥下後略帶回甘,直教人回味無窮!

待葷菜上來後,二者搭配著吃,既下飯又解膩!

蘇、喻二人本就是來乾飯的,一桶米飯眨眼即盡,兀自意猶未盡。

“金玉滿堂——”

這時,李二郎掀起布簾而出,將最後一道菜呈上桌。

兩人的目光霎時被盤中的亮色牢牢吸引住!

熱氣挾裹著清爽的田園氣息撲鼻,略帶著穀物的甜香,青翠、金黃、橙紅三色交織,乾淨、純粹,在油光和水汽映襯下,越發的鮮豔亮眼。

蘇頌盯著盤中辨認了好一會兒,他自認為對各色作物頗有了解,可這三色菜蔬,他竟有兩種不識,忙指著紅黃二菜詢問:“此二者為何物?”

李二郎按吳掌櫃的囑咐作答:“此乃紅蘿蔔和玉米,皆是吳掌櫃家鄉特產。”

“哦……”

蘇頌仍覺得疑惑,他雖非蜀人,可蜀人所饌書籍他讀過不少,怎的從不見述諸文字?

喻言舉勺笑道:“天下之大,無奇不有,只要滋味好,管它是何處所產!”

扭頭對李二郎道:“煩請再上半桶米飯。”

說罷舀一勺金玉滿堂送入口中,頓露驚喜之色,連聲稱讚。

蘇頌見狀,也趕緊品嚐,但他不似喻言那般囫圇,分別夾起玉米粒和紅蘿蔔丁送入口中。

玉米粒軟糯甘甜,內裡裹有汁水;胡蘿蔔丁脆中帶韌,略帶草木清氣。

又將三色菜蔬一併送入口中,但覺三種截然不同的清甜在舌尖上交織,食材的清新本味盡數釋出,端的清爽可口!

蘇頌更覺疑惑,這紅蘿蔔和玉米若是類同魚腥草也就罷了,分明滋味上佳,何以不曾在別處見過?

我大宋水運陸輸,勾連南北,縱是嶺南的荔枝亦可送至京師,蜀地雖遠,運輸不過多花些時日罷了。

怪哉!

他素喜鑽研探究,何況藥食同源,此二種菜蔬是否有藥用價值也未可知。

蘇頌又細細辨認另三道菜餚裡的食材,他不識得的竟不在少數!

同這些稀奇食材相比,琉璃杯反倒顯得平平無奇了。

吳掌櫃到底是何來歷……

蘇頌本欲一探究竟,忽又想到:吳掌櫃假借“無名”二字自隱於市,用意便是隱其來歷,令食客專注於食物本身。

此等境界,委實令人心折!倘若自己執意窮究其底,豈非徒顯俗氣,反負了吳掌櫃的一片匠心?

唔……

也罷,先吃飯罷!

李二郎新呈上的半桶米飯,二人亦轉瞬食盡,末了將杯中殘餘的涼茶飲盡,皆發出滿足的輕嘆。

嘮嗑時間!

吳銘掀簾而出,見禮寒暄罷,笑問食後感。

“妙極!倘使天下素饌皆能達此境地,日日食素又何妨!”

此語出自無肉不歡的蘇頌之口,已是頂格之譽。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