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菜農逆襲

第102章 種子和竹竿(抱歉,忘說更新時間調

如果這些長工還是老鄉,或者沾親帶故,那可能更麻煩些。

前世易哥後來沒存下多少錢,原因之一就是長工、老鄉、親朋,幾個元素全齊活了。

也和激勵體系有關,一般老闆不會給提成。

當然,一般的長工也沒那個資格。

但陳家志感覺,現在手底下的三對夫妻,都完全值得這份激勵。

所以,他也暫時沒打算改變,要招工也只找臨時工。

和敖德良、戚永鋒溝通完後,陳家志最後才找到敖德海和趙玉。

“今天再減少一點,收260斤精品菜心,440斤普通菜心,還是和德良他們一起收嗎?”

敖德海點頭:“嗯,地裡有點忙不過來,這雨一下,整地又得耽誤了,可能會耽誤後面的播種。”

敖德海和趙玉拿著竹竿,臉上有些忐忑。

現在所有的空地都在他們手中,卻沒有一塊適合播種,翻耕了一塊也被雨打板結了。

如果後續接不上菜,有責任在他們身上。

陳家志:“沒事,我打算招4個臨時工,後面如果來不急播種,就在現有畦面上直接移栽菜心苗,把殘留的菜根清理乾淨就行。”

兩人訝然了一瞬,沒想到還有這樣的補救方法。

趙玉問:“菜心苗能移栽活嗎?”

陳家志:“起苗和移栽的時候小心點,沒問題的。”

敖德海想了想,又說道:“那下雨後移栽最好,成活率更高一些,最近這幾天就合適。”

陳家志讚賞看了看他,說:“嗯,早點移栽,這一批爭取多移栽點~”

敖德海:“好,我們這兩天早上先把架子搭了,再清理菜根,需要移栽就直接可以用地。”

“可以,先搭架,等會兒我再去買一批竹竿。”

“對了,你們要有適合的人也可以推薦給我,最好是細心點的女工,工作就是間苗起苗和栽苗除草~”

趙玉沉吟了下:“陳老闆,這工資是怎麼算的?”

“一天工作8小時,每天工資8元錢,加班有加班工資。”

不是他不想多給,而是工價就是如此,敖德海幾人的基礎工資也是每天8元。

頓了頓,陳家志又說:“這個月過了,可能會酌情加點高溫補助,你們也有。”

兩人略帶欣喜,趙玉也說:“我剛好認識兩家人正在找事做,我去問問,不保證他們一定來。”

陳家志沒想到還真有希望,他覺得趙玉是靠譜的。

安排了工作,陳家志又往回走。

早上看了絲瓜和苦瓜留種,他打算回去看看大骨青的種子。

黑白狗仔也似乎知道巡田結束了,一改來時走走停停、邊走邊看的習性,一溜煙就消失無影。

回了家後,陳家志從鐵架子床下摸出一個暗紅色塑膠盆,盆裡裝著此前採收的大骨青種子,約摸有3斤。

他抓了一把近圓形的種子,觸感很堅硬,種皮很厚,大多是黑褐色,也有雜色,大小也不均。

找了一塊布鋪在地上,陳家志把種子都倒在了布上,攤薄攤平,篩選了起來。

除去雜質和劣種,只留下籽粒飽滿、大小均勻一致、種皮完好的種子。

最終,選出了兩斤種子。

但他還打算繼續育種。

在南方,空心菜可常年播種,現在同樣可以。

只是目前沒有整理好的地,只得再把種子儲放起來。

緊接著又騎著車出門去買竹竿。

距離颱風來只有十多天了。

為了防颱風,陳家志準備採用雙行交叉式的人字架。

一株苗一根竹竿,交叉處還需橫杆,一畝地需3500根竹竿,用量很多,但是牢固。

他一共有2.3畝豇豆,總共需要8050根,大概還要買7000根。

東鄉村現在還有大片農田,稻田一望無垠,蔬菜隨處可見,水渠處處相通。

一條長長的竹枝,一根長長的木棍,在廣闊的農村中,都有無限用武之地。

村民把竹枝或木棍搭成架子,用來晾衣服,晾菜乾,晾魚乾。

自然也少不了菜田裡蔚然一片的竹架子,上面掛著絲瓜、豆角、苦瓜、冬瓜、節瓜~

在市場路邊擺賣竹枝的漢子,就是看準村民要用到這些竹枝搭架子,於是早早就出門,騎著二八大槓,去到很遠的大山砍竹枝,然後在此擺賣,賺取微薄收入。

前世陳家志也去砍過,路途較遠,還要帶著飯出發。

所以他今天來早了。

擺攤賣竹竿的人不多,每個人也最多隻有幾捆,全買了也不夠。

於是,他又去供銷社問了問價,每根6毛,隨即扭頭就走。

任何農資都在漲。

尤其是供銷社,計劃經濟殘餘的壟斷銷售讓竹竿價格貴得離譜。

如果豇豆價格正常,誰種豇豆誰虧本。

幸而還有路邊擺攤的漢子,竹竿沒加工過,勝在便宜。

陳家志不僅一口包圓了,不夠的竹竿也讓他們去山裡砍了送來。

七千根竹竿,也要了他兩千多塊錢。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