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菜農逆襲

第323章 論元謀蔬菜

這一車菜其實已算很順利。

如果能做好包裝和保鮮,其實利潤就如薛軍所說,還算不錯。

但包裝、保鮮等等暫時只能依賴發貨地,想改變本地人觀念可不容易。

同時還得考慮公路運輸風險,如果遇到極端惡劣天氣或者車匪路霸,一車菜可能全毀了。

簡單說,風險收益不成正比。

“快一步是先驅,快兩步可能就是先烈了呀!”

陳家志嘀咕道,他覺得至少得等嚴打過後,車匪路霸少了,公路運輸條件也改善了,雲南建基地的條件才成熟。

薛軍聽了後,問道:“那我們現在回去嗎?”

“來都來了,還是要看看。”

陳家志又從桌旁拿起了一份雜誌,旁邊還有報紙,這些都是才收集的考察資訊和資料。

“走吧,去市場。”

他們現在在昆明西北方向的楚雄元謀,此前兩天還去了大理彌渡,不過彌渡位置偏西邊,交通距離更遠,已經被他排除了。

元謀距離昆明兩百多公里,四周山巒迭翠,中部形成盆地,有‘天然溫室’之稱,具備冬季可以露地栽培喜溫蔬菜的優越自然條件。

靠著地理優勢,元謀目前的外銷蔬菜也佔雲南一半以上。

1970年,西南地區的交通大動脈成昆鐵路通車,而京城等地區反季蔬菜告急,於是京城蔬菜公司等便找上了元謀。

在財力、物力上給予了極大支援,大量客戶上門坐等,然而多年裡蔬菜種不出來,年產量不足千噸~

一直到雲南農大蔡克華教授為代表的一大批科技人才介入,用了8年時間才解決了冬早蔬菜生產的許多難題,使反季蔬菜生產走上了產業化之路。

在當下雲南最大的元謀能禹蔬菜批發市場裡,陳家志才感受到了‘專業’蔬菜批發市場的氣息。

市場裡活躍著眾多的批發商和聯絡著各大省份和城市的運銷隊伍。

“老闆,花城發貨嗎?”

“帥鍋,你要發什麼菜?”老闆是個大姐,表現得很熱情,“黃瓜、番茄都可以發貨。”

陳家志笑道:“最近火車班列好聯絡嗎?”

“你還沒訂好車廂啊。”大姐略微有點失望,“最近可能要好訂車一些,但也要提前排隊~”

“哦~”

陳家志又問了價格,看了下菜,手裡拿著筆和本子寫寫記記,看著很像那麼回事,但又說還要再看看,便去往下一個檔口。

現在已經不是冬早菜的旺季,但夏季溫度更高,蔬菜生產量仍然不少。

黃瓜和番茄尤其多,其次還有辣椒。

可北方夏季也不缺這些菜,往南方發貨也受限於運輸,更別提還有競爭。

又走了一路,薛軍嘆道:“怎麼哪哪都有運力限制!”

陳家志仍在觀察著市場,隨口回道:“這才正常,等沒運力限制,種菜可能也就沒那麼容易賺錢了。”

“我也是這麼想的。”薛軍說道:“跑了這麼多地方,我算看出來了,還得是自家的菜看著更順眼,這邊的人太不講究了包裝了,但還賣得挺好,也是怪了。”

陳家志說:“有什麼好奇怪的,供不應求,客戶上門等著買菜,自然不注重這些細節,但遲早得吃大虧。”

看了這麼多天,深受63檔口和陳家志薰陶的薛軍也愈發看不上這邊粗糙的作風。

他頗為贊同的點評,“所有蔬菜都是簡陋的竹筐,同一種菜還不分大小、優劣和成熟度,感覺地裡摘的時候什麼樣,發出去就是什麼樣。”

“還有同一種菜不分品種,和廣東和山東比起來,這裡菜的品質確實低劣,未來幾年元謀的菜可能會很難賣,甚至賣不出去。”

陳家志和薛軍邊走邊交談著,言語裡盡是對元謀蔬菜產業的不看好。

“我說同志~”

兩人身後突然冒出來個穿著條紋襯衫的中年男子,相貌很板正,表情很嚴肅。

“你們在這裡大放厥詞,就不怕被人打嗎?”

雲貴川語言基本相通,剛才也好像確實說得太大聲了點~

“不好意思哈,冒犯了。”陳家志哂笑道,制止了想上前理論的薛軍,打算開溜。

中年男人卻不想放他走,喊道:“等等,你們為什麼篤定元謀蔬菜會賣不出去?”

“嗨,我們也就隨口說說。”陳家志不太想節外生枝。

中年男人正色道:“不,你剛才很篤定,就像包拯說斬立決一樣。”

“……”陳家志無言以對,他衝薛軍努了努嘴,後者偏頭看向賣菜的檔口。

中年男人站得端正:“你們是來買菜進貨的嗎?”

陳家志如實說道:“我們來這邊考察市場,已經去了呈貢、彌渡、通海等好幾個縣市~”

“這麼多地方都沒有入你們法眼的蔬菜?”

“呃……”陳家志不想再聊這個話題,“如果沒什麼事,我們先走了。”

中年男人又喊道:“等等,你還沒說為什麼元謀蔬菜會賣不出去!”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