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菜農逆襲

第330章 技術力量

“陳總來了?”

“陳總~”

“嗯,忙你們的,不用管我。”

陳家志也找來嫁接工具,完整的嫁接了一穴盤,這玩意確實很考驗耐心和手藝,就像在給蔬菜做外科手術一樣,要把兩個不同的生命融合到一起。

同時這也是蔬菜育種工作者普遍掌握的技藝,陳家志也要求自己得掌握。

海珠,市農科院。

陳家志又一次來到了這裡,並見到了提前預約了的張樺研究員。

“陳老闆,快請進來坐,有段時間沒見著你,但我可從報紙上看到有關江心菜場的報道,你們可是第一個大規模應用小拱棚取得極佳效果的大菜場。”

張樺給倒了杯水,笑道:“實不相瞞,我們研究所也參考江心菜場的做法出了兩篇菜心種植技術相關的文章。”

陳家志接過水,開著玩笑:“我說呢,今天一路過來,途中不是小拱棚,就是遮陽網,原來是你們推廣工作做得好。”

張樺說:“哈哈,這兩年農業設施的推廣力度確實不小。”

許是江心菜場上了新聞,又得到了領導關注,陳家志感覺張樺的態度也友善了不少。

閒聊了一會兒,陳家志才道明瞭來意,找農科院推薦專業的植保技術員,而且最好要有育苗育種制種經驗,同時也提及工作地點在雲南。

張樺很意外,“陳總這是要去雲南發展了嗎?”

陳家志沒有隱瞞,說道:“從地理氣候來看,雲南有成為國內葉菜主產區的潛力。”

“雲南的氣候確實得天獨厚。”張樺有不少疑慮,“可是交通太難了,雲南葉菜要想銷往各地,運輸和保鮮是大問題。”

陳家志分析道:“國內的經濟發展速度很快,國家遲早會把目光投向西部,我覺得這個時間不遠了,現在雲南出省的國道也一直在升級改造中。”

喝了口茶,他又說:“而且,張主任,我是先打算在雲南投資育苗場,從育苗育種開始,同時結合茄果類蔬菜的銷售,循序漸進的參與這個過程。”

“育種……”張樺嘀咕道:“陳總,你是有做十字花科作物育種的想法嗎?”

陳家志笑了笑:“班門弄斧了,做育種,我們肯定不是你們對手,更多的還是想從育苗和制種方面尋求些發展。”

圍繞著看好雲南葉菜的潛力,陳家志和張樺做了不少討論。

兩人在這方面確實有很多共同話題,陳家志對育種較欠缺,但他種過的菜心、生菜、油麥菜、芥菜等蔬菜的品種多啊!

每一個他都能聊出個一二三。

而且張樺此前立項的專案裡‘關於品質好又產量高的尖葉菜心’的研究方向就是受陳家志的啟發而產生的。

“陳老闆,我算是明白了,你就不是衝植保員來的,你是衝育種科研員來的!”

“還請張主任幫個忙。”

“行了,別一口一個張主任了,我也就一普通科研人員,也就比你大幾歲,你還是叫我華哥吧。”

“那你也別叫我陳老闆,叫小陳或者家志都行。”

“那就叫家志吧,我看菜場好多人這樣叫你。”張樺喝了口茶,沉吟道:“其實現在大下崗,好多研究單位也不景氣,你想招人只要待遇給夠,還是挺容易的,就看你想要什麼樣的人了。”

陳家志想了片刻,說道:“我想找一個經驗豐富的,能把育苗場的技術和管理體系搭起來,同時還要有年輕的理論知識強的,可以作為後備力量。”

“你野心不小啊!”張樺斟酌一二,“我還真有合適的推薦,彭謙老師你覺得怎麼樣?”

彭謙是上一代的菜心育種專家,選育了‘四九-19號菜心’這樣暢銷三四十年的品種,張樺則是新生代菜心育種專家。

“彭老不是退休了被你們返聘了嗎?”陳家志先是訝然,跟著又立馬說:“如果彭老師願意來,我肯定是一百個願意!”

張樺笑了笑,“只要你願意給他開一千塊一個月的工資,他應該也願意來。”

陳家志應道:“只高不低!”

“嗨,陳老闆,你這果斷的樣子弄得我都想來了。”張樺說,他是真羨慕這工資。

陳家志跟著也做出了邀請,不過張樺又拒絕了,想來這葉類菜研究所也就剩他一個核心了。

隨後張樺又答應拿著他給出的高額薪水去學校給他招聘個年輕人。

這時候農校畢業生去基層的對口崗位,工資很低,普遍兩三百、三四百。

當張樺拿著陳家志承諾的月薪過千去高校招人時,對很多貧窮家庭走出來的學子的吸引力可想而知。

僅僅兩天時間,彭謙和華南農大畢業生紀松一老一少便加入了江心菜場的育苗場團隊。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