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予安前幾天構思的計劃在刺網完成之後已經完成了一半,他今天決定開始執行另一半。
“我有一個新的想法!我打算用防水油布,配合一些輕質的樹木,製作一個簡易的獨木舟!”
“這樣我就能更方便地在近岸區域進行撒網或者更靈活地釣魚。”
說幹就幹,林予安帶上裝備,進入了附近的雲杉林,選擇合適的雲杉樹幹作為舟骨材料。
用伐木斧將其從根部砍斷,並去除多餘的枝杈,獲得了大約七八根長度在三到四米之間的雲杉原木。
“雲杉的木質輕軟,韌性很好,容易彎曲,而且在這一帶比較常見。”
“毫不誇張的說,一個人,一把刀,一捆繩,一張防水油布,就可以做出一個簡易獨木舟。”
在正式搭建框架之前,林予安首先要對這些雲杉杆進行預處理。
他拿起一根雲杉杆,將其一端斜靠在一塊石頭上,另一端用腳踩住固定,抽出腰間的多功能刀進行削皮。
“削皮不僅能減輕杆件的重量,更重要的是,能讓後續的火烤彎曲更均勻。”
深褐色的雲杉樹皮,很快在刀刃下捲曲著剝落下來,露出下方色澤較淺、帶著清晰木紋的部分。
他削得很仔細,儘量保持雲杉木杆表面的平整,避免留下過深的刀痕。
當所有的雲杉木杆都完成了削皮工序後,他又將杆件上一些過於突出的木節和不平整的部位仔細削平,使其整體更加圓潤順滑。
其中三根長度約三米半、最為粗壯筆直的削皮雲杉杆,是作為獨木舟的底部龍骨。
“為了讓船頭和船尾能自然上翹,形成良好的破水性,這三根龍骨的兩端,我需要火烤彎曲處理。”
他生起一小堆火,拿起一根龍骨杆,將其需要彎曲的末端置於火焰上方,緩慢而均勻地旋轉烘烤。
當感覺到杆件末端被烤得微微發燙,並且施加壓力時能感覺到其韌性增加時,他迅速將木杆移開。
將烤熱的末端抵在一塊大石頭上作為支點,雙手握住杆身,用力向上扳,使其產生一個平緩向上的弧度。
待其冷卻定型後,龍骨的末端便有了自然的翹起,三根龍骨的兩端都經過了同樣的處理。
當三根龍骨的末端都處理好後。
他在中間那根主龍骨杆兩側,各相隔約十五厘米的距離,平行放置了另外兩根輔助龍骨杆,
然後將它們向內收攏,使其在預設的船頭頂點處精準地交匯在一起。
“現在,是加固的關鍵。”
林予安取出鋼絲魚線,用多功能刀上一個不常用的扁平金屬工具,作為簡易的絞緊扳手。
他擷取了一段合適的鋼絲魚線,先是在三根杆件交匯處的下方,平行地環繞了好幾圈。
然後將鋼絲魚線的兩端併攏,穿過那個多功能刀上的小工具的孔洞,再將工具的扁平端卡在兩股鋼絲線之間。
“這個方法能產生巨大的拉力。如果你們在野外也可以用其他工具代替,邏輯都是一樣的。”
林予安握住絞緊扳手開始旋轉,隨著他的旋轉,兩股鋼絲魚線就像擰毛巾一樣,將下方環繞的鋼絲圈越勒越緊。
鋼絲魚線已經快嵌入了雲杉木的裡面了,三根龍骨杆件被這鋼箍死死地“鎖”在了一起,紋絲不動。
“鋼絲絞緊後,連線點的強度會大大增加,但這還不夠,我需要再用傘繩進行外部的保護和二次固定。”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