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江工,你不會有辦法生產這個零件吧。”張工好奇的詢問道,要是真的有辦法生產出來,那可就不得了了。
國家現在推行工業自產化,能自己生產的東西就儘量自己生產,哪怕是一個螺絲也行。多生產一樣,就減少一樣產品對進口的依賴。
而能自產的東西,這幾年都自產完了,現在講究的是攻克了。但有些東西就是擺在你面前,你工業裝置落後,就是沒辦法制造出來。
強行生產出來的東西外觀看上去一樣沒有用,裝置零件這東西講究精度,否則有些東西也就不叫精密零件了。
一個關鍵性的零件要是構成誤差有偏離,可能幾毫米的偏離,就會導致一臺裝置癱瘓,甚至直接報廢。
“怎麼製作倒是有想法,就是不知道裝置支不支援我的想法。”江成回答道。
聽到江成這樣一說,張工在內心是笑了一下的。要是能依靠裝置的話,他也能有辦法生產出來。
很多零部件就是現有的技術達不到要求,在手工製作方面,張工覺得就算來八級鉗工鍛工機操工都沒有用。
主要是在磨削方面,太難達到要求了。
要是江成說要一臺精密機床,那去哪裡弄,就算找蘇聯買,人家都不一定會賣。否則直接購買一條生產線過來生產滾動軸承就是了。
但張工看破不說破,萬一江成有辦法使用一些普通的機械裝置把這零件生產出來呢。
張工這次沒有換衣服就帶著江成下車間了,平時他下車間會換一套工程師的工作服的。有時候在車間碰到問題,他都動手檢視裝置的問題,容易弄到一些機油什麼的。
機械配件廠的車間不少,以前是齒輪廠,現在不叫齒輪廠了,自然是不光生產齒輪了。目前機械配件廠有七個車間,人多的車間能有一百七十多人。
機加工,裝配,熱處理,鍛造,衝壓。有幾個工序合在一個車間的,也有一道工序就配置一個車間的。
機械配件廠在車間的工人有將近八百人,辦公室,保衛科,食堂和各種部門的職工加一起超上千人。
江成看著每個車間的裝置,基本上連半自動化的都沒有。很多都是一個師傅帶著一兩個徒弟負責一臺機器或者某項工藝的製作。
在一些鋼鐵材料上打孔,還有在手動臺鑽上面靠師傅手工水平打工的。但也真佩服這些手工操作機械裝置的人,能用一些簡單的工具固定要生產的零件然後進行手工打孔都沒太多的偏差。
還有就是手動曲柄衝床,依靠人力可以壓穿一些比較薄的鐵板之類的。
厚的,規模大的要衝壓的東西,就是用電動機帶動皮帶輪進行衝壓。
沒有氣壓或者液壓衝床,就是那種定好位,調好模具,按一下開關就直接衝壓下去一步到位的那種。
其他裝置也不用說了,江成反正就是看的頭大。
但要是把這次要生產的滾動軸承放一邊,面對車間裡的裝置,江成是很有信心進行升級的。
不過滾動軸承配件,江成不打算放棄。因為他的思路並不是打算透過傳統的機械裝置把它生產出來。
就算這次江成有奇思妙想的招數真的能生產出合格的滾動軸承,那下次能,可能還是滾動軸承,換一個形狀又要研究。
江成還想以後搞發動機呢,發動機也是要很多精密零件的,他可不想弄一個超大的發動機來。他要弄的發動機得佔用空間小,馬力還強。
工欲擅其事必先利其器,對於改進裝置江成認為是首當其衝要做的事情。
“張工,這些裝置圖紙我能不能帶走。”江成詢問道。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