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宋:未滿十二,是關中之主

第95章 092剛滿十二,是尚書令(4K,求訂閱

果不其然,謝晦逐一為劉義真介紹親眷,當指到戴孝女子時,謝晦正色道:“這位是臣的族妹,已故謝僕射之女,謝綺,近日來彭城訪親,正巧遇上了世子。”

劉義真才不相信這是什麼巧合,肯定是劉裕事先安排他見一見謝綺。

二人的婚約還得等謝綺滿了孝期再議,自然也不存在什麼議親後就不能相見的忌諱。

謝綺行禮道:“謝氏女拜見世子。”

劉義真卻懊惱道:“今日若是知道要來見你,我當盛裝出席。”

謝綺瞪大了一雙杏眼,完全沒想到劉義真會這般說,一時不知該如何接話。

劉義真又故作埋怨謝瞻、謝晦:“二位瞞得義真好苦。”

像劉義真這樣已經做出了成績,且有威望的繼承人,哪怕私底下與人戲謔說笑,別人也只當他有太祖高皇帝之風。

但如果沒有威望,還這樣幹,指不定就會落一個望之不似人君的評價。

謝瞻、謝晦笑呵呵地告罪。

他們看得出來,劉義真對謝綺應該是滿意的。

劉義真又問謝綺:“敢問女郎芳齡?”

謝綺略帶忐忑道:“妾身生於元興三年(404年),五月。”

她虛歲十六,比劉義真大了三歲,擔心劉義真因此嫌棄自己。

劉義真沒能與謝綺有過多的接觸。

相互說了幾句話後,謝綺便隨其餘親眷回去了內院。

他對此也沒什麼好遺憾的。

劉義真覺得三歲的年齡差距還是小了點,一個十五六歲的小姑娘,太青澀,對他沒什麼吸引力,他喜歡更大一點的婦人,覺得更有韻味。

也就是如今年紀小,怕影響自己的身體發育,不敢放浪形骸罷了。

在謝府吃過酒宴,劉義真回到宋宮後,讓劉裕叫了過去。

“車士,今日見了為父故人之女,可還滿意?”劉裕含笑問道。

劉義真直言:“相貌上佳,只是不知品性如何,回稟父親,娶妻娶賢,孩兒並不注重相貌。”

這話不假,納妾才看色。

尤其是劉義真的妻子,將來是要當皇后,替他管理後宮,教導皇子的,如果品性不端,或者是個妒婦,將來少不得要休妻廢后。

聽了兒子的話,劉裕不覺想到臧愛親,對此深有同感,他道:“景仁品性高潔,其女又能差到哪裡去。”

劉義真張口欲言,劉裕似乎猜到他想要說什麼,笑道:“為父不是隨意指婚,在與謝晦商議之前,就已經讓人觀察過,是個秀外慧中的女子,將來也會成為你的賢內助。”

“如此說來,倒是孩兒杞人憂天。”劉義真笑了笑,問道:“不知父親又為三郎尋了哪家的女子?”

劉裕對此並不上心,敷衍道:“就從陽夏袁氏擇一嫡女罷。”

陽夏袁氏即陳郡袁氏。

《新唐書》記載:過江則為僑姓,王、謝、袁、蕭為大;山東則為郡姓,王、崔、盧、李、鄭為大。

山東,即關東地區。

南方四大僑姓中,蘭陵蕭氏如今還只是次等士族,是因劉裕繼母蕭太妃而在劉宋一朝崛起,最終篡奪劉宋江山,先後建立南齊、南梁。

陳郡袁氏在南渡以後,雖然沒有出現過王導、謝安這樣的人物,也不像琅琊王氏、陳郡謝氏那樣曾經左右朝綱,但自漢代以來,始終保持著高門華族的地位。

劉義隆娶袁家的庶女,這無疑是辱沒了他的身份,但袁家的嫡女確是良配。

不過,劉義真倒是有點吃驚,按照劉裕對劉義隆的一貫做派,即使是給他娶士族嫡女,也不應該是出自袁氏這樣的高門。

對此,劉義真心道:也許都是因為我吧。

儘管破壞了劉義隆與袁齊媯的姻緣,但劉義真並不內疚,這件事對他們兩個人都好。

一個不需要因為妻子的出身而耿耿於懷,另一個也不需要再受丈夫的氣,含怨而死。

說過了家事,劉裕又提起了公事。

“明日使者就會抵達彭城宣旨,等你領過旨意,後日就出發吧,我已讓人提前去了京口,為你徵召一萬二千名將士,由王鎮惡、沈田子、檀道濟、王仲德四人各領三千精兵,隨你入建康,守衛殿省。”

劉裕不是很相信建康的禁軍,所以北伐前,才會讓朱齡石帶兵入城,擔負守衛殿省之責。

如今劉義真雖然身兼中領軍一職,但為穩妥起見,劉裕還是給他安排了一萬二千將士隨行,亦可震懾宵小。

劉義真聞言,拱手稱謝。

他心裡暗道可惜,如今的天子是個傻子,否則的話,帶了一萬二千精兵入建康,怎麼說也得在皇帝面前逞一逞威風。

正當劉義真為此遺憾時,卻聽劉裕突然道:“民間有讖語,言昌明之後尚有二帝,車士可曾聽聞?”

劉義真心一沉,暗道:寄奴該不會是讓我南下弒君吧。

他有弒君的膽量,但不想殺一個分不清寒暑,口不能言,生活不能自理的傻子。

“孩兒亦有耳聞,父親是想要行廢立之事?”劉義真有意把事情往廢立上引導。

真要搞封建迷信,完全可以廢了司馬德宗,另立司馬德文,也應了昌明之後尚有二帝的說法,真沒必要直接把人殺了。

哪怕先廢再殺,也比直接派人把皇帝勒死要好。

在劉義真看來,原時空中,劉裕把這件事情辦得太糙了。

如果劉裕真的讓他去把司馬德宗殺了,他多少也得勸上幾句,就算勸不動,也會讓人代替自己動手。

好在劉裕坦言道:“還未下定決心。”

劉義真長舒一口氣,他記得劉裕是在年底弒君,還以為自己的到來改變了時間線,讓這一舉動提前了。

“此乃大事,還需從長計議,父親不可操之過急。”劉義真提醒道。

“為父自有分寸。”

次日,即八月二十六日,朝廷使者入彭城宣旨,拜宋國世子劉義真為尚書令,中領軍,召其入朝輔政。

劉義真沒有推辭,當即領旨謝恩。

宋國群臣稱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