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事小議,小事大議,原本劉裕只是計劃讓段宏東出,解洛陽之圍,即可回兵,如今卻在父子三言兩語間,敲定了一場大規模作戰。
劉裕當即派遣使者前往江州、荊州等地,命令各地官員提前徵集糧秣,劉義真的軍隊每到一地,便可就地取食,如此倒也不必徵召大量的民夫隨軍。
父子二人商議到很晚,主要是在討論一旦北魏大舉南下,又該如何應對。
當劉義真回到自己的小院時,就被奴婢告知劉義隆從黃昏時起,就一直在屋裡等著他。
劉義真進門,繞到屏風後,就見劉義隆躺在自己床上酣睡。
也許是睡眠很淺,劉義隆聽到動靜醒了過來,揉揉眼睛,發現來人是二哥,喜笑顏開道:“阿兄,你可算回來了。”
劉義真撫著他的腦袋笑道:“還沒用晚膳吧?”
只要劉義真不住臺城宿舍,劉義隆總要等著劉義真回來一起吃晚飯。
“嗯。”劉義隆點點頭,又摸了摸肚子,等了這麼久,他確實餓了。
後廚一直為兄弟倆留著飯菜,只需熱一熱,便可呈上來。
不多時,二人同席用膳,雖說食不言,寢不語,但劉義真是個隨和性子,沒那麼多規矩,劉義隆也忍不住心中的好奇,問道:“弟聽說是父王將阿兄喚了過去,不知發生了何事?”
劉義真並未隱瞞:“我已徵得父王同意,後日率軍北上,以期肅清中原。”
“阿兄.”劉義隆眼巴巴地望著劉義真:“可否讓弟同行。”
他是真的不想離開二哥。
劉義真搖頭道:“你身體虛弱,不宜奔波,我已向父王提議,留你守建康,監視朝廷。”
儘管劉義隆一直在跟著劉義真鍛鍊,身體也好了許多,但底子太差,劉義真也不放心讓他跟著自己南來北往,萬一路上折騰出病來,後悔也晚了。
而且,等劉義真、劉裕先後離開,建康也確實需要有人坐鎮。
與劉義真關係親密的劉義隆,無疑是最適合的人選。
只不過他起到的作用也只是監視朝廷,劉裕可不會像對待劉義真一樣,讓劉義隆輔政。
感受到兄長的關心與信任,劉義隆認真道:“弟都聽阿兄的吩咐。”
說罷,他又小聲道:“阿兄與父王離開後,弟擔心看管不住大兄。”
劉義真當然知道劉義隆約束不了劉義符,這一點,他與劉裕早有考慮,劉義真笑道:“父王回彭城時,自會將大兄帶走,你無需為此擔心。”
“如此,弟在建康靜候阿兄的捷報,還請阿兄千萬保重身體。”
也只有劉義隆這種不受父親喜愛的老三,才會在大哥被廢棄的情況下,期盼出征的二哥能夠平安歸來。
劉義真動容道:“你也要照顧好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