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整合徒河人的速度,其實大大超出了劉義真的預估,說到底,徒河人也是鮮卑人,屬於北魏的國人。
後世被從河北遷往幷州的六鎮鮮卑之所以屢屢反叛,是因為他們受到了契胡人的欺壓,如今拓跋嗣將徒河人遷來京畿,用以固本,而非監管,自然會妥善安置他們。
代郡,平城。
崔浩因為父喪,已經辭了官職,在家守孝,但拓跋嗣還是常常將他喚入宮城,詢問策略。
一如今日,當崔浩剛進門,不等他行禮,拓跋嗣便迫不及待道:“赫連璝沉迷享樂,部落離心,朕欲親討之,又恐晉人出兵干預。”
這也是拓跋嗣寧願從河北調兵,以及讓刁雍西行,也不肯從代郡出兵的原因。
胡夏此時非常的虛弱,與其在中原與東晉纏鬥,倒不如吞併朔方,全取河套平原。
無論是拓跋嗣,還是崔浩,其實都不知道劉義真在離開前,曾私底下叮囑傅弘之,要立足防守,不可輕易出兵遠征。
但崔浩卻有自己的看法,他不假思索道:“陛下多慮了,劉義真留下王修、傅弘之分領軍政,若只是守衛關中,二人或許能夠同心同德,但若是遠征朔方,王修必然不會同意。”
“為何?”
“原因有三。”崔浩侃侃而談道:“其一,勞師遠征,損耗巨大,卻難有收穫;其二,孤軍深入,勝負難料,縱使僥倖得勝,也是傅弘之的功勞;其三,主力北上,關中空虛,一旦失守,王修身為刺史,難辭其咎。”
拓跋嗣聽罷,喜道:“愛卿所言甚是。”
話音剛落,崔浩卻提醒道:“劉裕已經受封宋公,如今忙於篡位,難以北顧,但陛下不可疏忽北面的柔然人。”
拓跋嗣深以為然,各家有各家的糟心事。
柔然原是鮮卑別部,始祖木骨閭曾是鮮卑的奴隸,在鮮卑人南下之後,柔然崛起,佔據了草原,如今正是最強盛的時候,經常襲擾北魏邊疆。
也正因為柔然拖後腿,所以北魏始終無法全力向南。
拓跋嗣沉吟片刻後,說道:“佛狸的年紀不小,也該歷事了,朕欲令他北巡,整頓邊防,愛卿以為如何?”
崔浩與拓跋燾交往甚密,深知他的才幹,當即贊同道:“回稟陛下,大皇子聰慧過人,不下劉家子,定可擔此重任。”
說著,崔浩話鋒一轉:“然,大皇子終究年少,還請佐以幹臣,方為妥當。”
拓跋嗣如果要親率主力,遠征朔方的話,北邊的防務至關重要,馬虎不得。
“此乃老成持重之言。”拓跋嗣微微頷首,問道:“愛卿以為何人可以輔佐佛狸。”
崔浩拱手道:“伏唯陛下聖心獨裁。”
晚了點,抱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