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宋:未滿十二,是關中之主

第123章 120根基

劉義真入城後,暫時搬進了北宮。

北宮在未央宮以北,桂宮以東,西漢時,這裡是太子的住處,也是漢武帝求仙問道的場所。

當晚,劉義真在此大宴文武,謝晦、檀道濟自然都有出席,當然,也包括了段宏。

席間,謝晦、檀道濟面色如常,二人反對的是劉義真未來有可能遷都長安,而不是反對劉義真本人,他們對劉義真,還算得上忠心。

而劉義真則敏感地察覺到了段宏有點不對勁。

仔細想來,倒也明白了,此前劉裕讓段宏單獨領兵東出,也許段宏將此戰視作自己揚名的契機,自投奔東晉以來,從未單獨領兵作戰,他太需要一場戰鬥為自己證名。

如今劉義真突然自請北上,段宏並非不願聽命於他,而是擔心對方此舉,其實是信不過自己,否則劉義真又何必辛苦跑這一趟。

酒宴後,劉義真單獨留下段宏一人,說道:“酒席上,我見府君心神不寧,若有事情鬱結於心,不妨與我直言。”

段宏為雍州中兵參軍,京兆太守,舊時稱太守為府君。

“下官不敢欺瞞世子。”段宏拱手,隨後說出了自己的委屈。

劉義真笑道:“我若是不信任府君的能力與忠心,當初就不會將二萬義從軍交到你的手上,也不會讓府君都督渭南諸軍事,如今北上,不過是想趁機肅清中原賊寇,而不是隻為了解洛陽之圍。”

段宏聞言,慚愧不已,二人之間的誤會頓消。

但他心中一直懷有一個疑惑,趁著今天的機會,段宏問道:“下官始終不明白,自己為何能夠贏得世子的信任。”

當初他與劉義真的關係算不上親密,但劉義真就是點了段宏的名,讓他統領二萬義從軍。

劉義真愕然,他也不能夠告訴段宏,自己是從史書中知曉了他的事蹟。

不過,劉義真腦袋靈活,他隨口解釋道:“府君當時投奔宋王已有八年,期間受到同僚的排擠與防備,但從未有過怨言,由此知之,府君必是可信之人。”

“原來如此。”段宏恍然。

那八年裡,段宏確實沒有跟人抱怨過,但關鍵在於,他一個鮮卑人,投奔劉裕後,確實沒什麼朋友,找不到人抱怨。

深夜,劉義真送走段宏。

看著對方腳步輕快的離開,劉義真長吁一口氣,為上者,不僅要以權壓人,以勢逼人,也得以情動人。

次日,劉義真早早起床,洗漱後,直奔明光宮,也就是原來的桂陽公府,如今的長安學堂。

與謝晦的判斷不同,劉義真始終認為自己的根基其實是在這座學堂裡,是那五千餘名在讀的忠烈遺孤。

未來,這些人之中,從文者,會替他治理地方。

習武之人,則會成為軍隊的支柱。

儘管可能不會湧現出名將、大將,但決定一支軍隊戰鬥力高低的,恰恰就是那群中下層的軍官。

如果中下層軍官的素養太差,戰場上,將帥縱使頒佈了正確的命令,也難以得到有效的執行。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