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恨鐵不成鋼的道:
“笨,井田制只是個名稱而已,並不是必須按照‘井’字分田。”
“井田制的核心是將土地分成九塊。”
“東一塊西一塊的分,難道就不是九塊了?”
“其中八塊分給百姓耕種,另外一塊八戶百姓一起耕作不行嗎?”
朱標恍然大悟,然後羞愧的道:
“是我太死板了,謝謝爹教誨。”
“咳……”馬鈺乾咳一聲,然後挺直身板,裝作一本正經的樣子。
朱標失笑道:“也感謝表弟的教導。”
朱元璋好不容易消下去的火氣登時又冒了上來,狠狠的瞪著馬鈺。
那架勢,似乎恨不得揍他一頓。
馬鈺心下非常得意,得罪我,氣不死你。
馬皇后搖搖頭,說道:“好了好了,繼續說井田制是怎麼回事兒。”
馬鈺殷勤的道:“好嘞,這就講給您聽。”
“井田制的本質,就是分散勞動。”
“以前大家集中勞作,一切都是國家的,大家的勞動積極性不高,慢慢的更是生出了惰性。”
“而且集中勞作集中分配,也忽略了個體差異。”
“不論你是否勤奮,也不論你天賦如何,最終的結果大家都是一樣的。”
“這也導致,個別有天份的人選擇躺平。”
“沒有人去研究技術,生產力長期處於停滯狀態。”
“當國家發現,佔據百姓的全部勞動時間,已經沒有什麼意義。”
“且會導致管理成本暴漲,最後入不敷出。”
“於是他們就改變了管理方式,不再佔有百姓的全部勞動時間,改為佔有部分勞動果實。”
“井田制就是因此而產生的。”
“土地分給個人耕種,這塊地產多產少那都是自己的。”
“如果種不好,餓肚子也沒人給自己兜底了。”
“所以大家的積極性就提高了,不用人監督就會努力幹活。”
“國家也不用安排那麼多官吏,去監管百姓。”
“只需要派極少的人,時不時的看一下‘公田’的莊稼長勢,就可以了。”
“長勢不好就將那八戶人家喊過來,進行一定程度的懲罰。”
“如此一來,管理成本大大降低。”
“可以說,井田制是個極大的進步,百姓和國家都獲得了好處。”
“百姓獲得了一定的自由,國家獲得了勞動產品。”
馬皇后和朱標不禁連連點頭,確實如此。
井田制屬於大家都獲益。
朱元璋也不得不承認,這是他聽過的,對井田制最透徹的解讀。
不過他更加關注的是另外一點,佔據百姓的勞動時間和佔據勞動果實。
這不就是徭役和賦稅的本質嗎。
徭役佔用百姓的部分勞動時間,賦稅佔據百姓的部分勞動果實。
原來這兩種制度,是這樣產生並演變的。
現在他更加迫切的想要了解,井田制為何崩潰,又為何會出現後面的種種制度。
更徭役和賦稅制度,又為何會演變成今日這般模樣。
他覺得,自己聽完這節課,就能明白如何設計大明自己的土地人口和稅收制度了。
馬鈺也沒有故意吊人胃口,繼續說道:
“但有一點要注意,此時人口依然是最重要的生產資料,土地是次要的。”
“朝廷雖然給了百姓一定的自由,但對人身的管控依然非常嚴格。”
“百姓們必須集中居住,不允許隨意流動。”
“不過總的來說,井田制確實讓百姓獲得了一定的自主性。”
“在這個過程中,個體的差異也逐漸體現出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