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標剛來到馬府附近,遠遠就看到門口停著一輛馬車,他不禁疑惑。
馬鈺這是要出門,還是有客人來訪?
就在他遲疑著要不要過去的時候,就見到馬鈺帶著一個姑娘從院內出來。
觀音奴,好傢伙,表弟這小日子過的舒坦啊。
讓他驚訝的是,馬車上也下來兩個小姑娘,其中一個他還認識。
謝成的女兒謝穎。
至於他為啥會認識一個未出閣的小姑娘。
很簡單,謝穎也是馬皇后挑選的兒媳婦之一。
不過不是給朱標準備的,按照年齡來算,要麼嫁給朱棡,要麼就嫁給朱樉。
作為未來的弟妹,朱標自然瞭解過,也認識。
至於馬鈺和謝穎認識,朱標也不奇怪。
謝成的嫡三子謝鉦,也是馬鈺的學生之一。
謝穎是謝鉦的妹妹,他們認識再正常不過了。
而且朱標也猜到這是要做啥了。
給觀音奴介紹女伴呢。
果不其然,他們幾人聊了幾句之後,三個女孩子就登上馬車離開了。
顯然是去別處玩耍了。
事實也確實如朱標所猜測的那般,馬鈺在幫觀音奴找閨蜜。
她一個被俘的外族女孩子,根本就融不進應天的小圈子,也沒有什麼朋友。
馬鈺就從自己學生的姐妹中間,挑了兩個人品性情都不錯的,讓她試著接觸一下。
最後挑選了謝穎和郭月茹。
嗯,郭月茹是郭英的長女。
先讓觀音奴和她們兩個混熟了,然後再由她們帶著她加入小圈子。
謝家和郭家既然願意讓孩子拜馬鈺為師,那自然是有結交的意願的。
得知馬鈺的打算,二話不說就讓她們兩個過來了。
兩個小姑娘對觀音奴也很好奇,再加上性子不錯,倒也挺熱衷這事兒的。
起碼有了一個不錯的開端。
目送馬車離開,馬鈺正準備回家,就聽到了朱標打趣的聲音:
“哈哈,美人作伴紅袖添香,表弟的日子真是羨煞為兄也。”
馬鈺不甘示弱,回頭說道:“哦?表哥這是對常姐姐的表現不滿意了?”
“那回頭我和她說一聲,讓她改一改。”
朱標無奈的道:“你小子這張嘴,是一點虧都不肯吃。”
之後兩人來到院內涼亭坐下,就著剛才的話題開始閒聊。
不知不覺話題就轉到了朝堂上。
朱標就將最新人事任命,以及朱元璋的打算說了一下。
當聽到朱元璋想當端水大師的時候,馬鈺直接就笑出聲來:
“你爹端水的能力,不提也罷。”
朱標有些疑惑的道:“之前打天下,那麼多人投效,也沒出現多麼激烈的黨爭。”
“說明我爹調和群臣關係的能力還是不錯的啊。”
馬鈺搖頭道:“不一樣,那會兒大家首要目標是活下來,任何矛盾都要讓位於生存。”
“在生死麵前,大家會壓制自己的慾望,以集體利益為重。”
“有一說一,那會兒李相在團結群臣方面,做的相當出色。”
“你能數得上號的人才,大半都是他舉薦出仕的。”
朱標不禁點頭,這一點他也不反對,李善長確實是大明的蕭何。
事實上直到洪武元年,他對李善長都非常敬佩的。
直到李善長無所顧忌,當著他這個太子的面,羞辱政見不同的官吏。
還不是一次兩次,而是經常如此。
朱標對他的觀感就越來越差。
馬鈺接著說道:“但你再看現在他是什麼樣子。”
“為什麼會這樣?”
“因為大明一統天下,生存問題解決了,大家就開始考慮各自的利益了。”
“理念之爭、利益之爭……種種矛盾攪和在一起,爭鬥日趨激烈化是必然的。”
“要處理這些矛盾,降低黨爭的烈度,需要極大的耐心。”
“而你爹的性格乾綱獨斷,是沒有耐心處理這些的。”
“他最擅長的是快刀斬亂麻。”
朱標先是點點頭,然後問出了另一個疑問:
“此事要如何快刀斬亂麻?”
馬鈺伸出手在脖子上比劃了一下。
朱標眼皮子不禁跳了好幾下,質疑道:
“這……應該不會吧。”
馬鈺笑道:“看,你也只敢說‘應該’,顯然是瞭解你爹的為人。”
朱標長嘆口氣,他可是太瞭解了。
現在他爹就磨刀霍霍準備大開殺戒呢。
等到哪天高層黨爭鬧的不可收拾,大機率也會用殺來解決問題。
“都是朝廷的功臣,豈能說殺就殺。”
“不行,回去我就和我爹說說此事。”
馬鈺搖搖頭,說道:“沒用的,江山易改,秉性難移。”
“小到一個作坊,大到一個國家,都需要一套方法來管理。”
“這就是管理學。”
“你爹的管理學書籍上,只有一個字,殺。”
朱標眼睛一亮,追問道:“管理學?還有這樣的學問?”
馬鈺笑道:“自然有,只可惜我並沒有學過,也只知道一些皮毛。”
朱標高興的道:“皮毛也行,快和我說說。”
馬鈺想了想,說道:“一時間我也不知道怎麼和你解釋,先給你舉個例子,讓你知道什麼叫管理學吧。”
“你駕駛著一輛失控的馬車,前方是個岔路口,你可以選擇任意一個繼續前行。”
“一個岔路上躺著五個人,另一個岔路口躺著一個人,現在你選往哪個岔路走?”
朱標毫不猶豫的說道:“選只有一個人的岔路口。”
馬鈺問道:“難道五個人的命,就比一個人的命重要嗎?”
“你憑什麼為了那五個人,選擇犧牲一個人?”
朱標解釋道:“那是五條人命,為了多數人我只能犧牲那一個。”
馬鈺說道:“看,這就叫管理學思維。”
“從純理性的學術思維來說,生命是無價的,不能用數量來比較。”
“你不能打著任何幌子,去犧牲某一個人的利益。”
“但人不可能純理性,作為社會的管理者,天然會給每一樣物品都標註價格。”
“面臨選擇的時候,肯定優先保護價值更大的,犧牲價值小的那一方。”
“從管理學的角度來思考,五個人的命,就是比一個人的命更值錢。”
“小到管理一個作坊,大到管理一個國家,都是如此。”
“變革也是如此,犧牲少數人的利益,成全大多數人的利益。”
“只要能保證大多數人的利益,社會結構就不會崩塌。”
朱標若有所思的點點頭:“我懂了,正如天之道,損有餘以補不足。”
“讓有錢的人出更多的錢,來補償大多數人。”
馬鈺搖搖頭,說道:“道理類似,但不完全一樣,管理學遠比你想象的還要複雜。”
“還是剛才那個問題,如果一條岔道上躺的是五個窮人,另一條岔道上躺的是個權貴。”
“你會選擇壓哪邊。”
朱標頓時不說話了,因為他發現,自己竟然不知道該怎麼選。
感性告訴他,五條人命比一條人命值錢。
可是理性卻告訴他,壓死權貴可能會帶來嚴重後果,壓死百姓賠點錢就完事兒了。
這個答案讓他感到羞愧,一時間不敢說出口。
馬鈺也沒有指望他給出答案,直接說道:
“這就叫政治管理學,要衡量的東西更多。”
“你是太子,未來的大明皇帝,必須要具備政治管理學思維。”
“否則,這碗水你是端不平的。”
朱標緩緩點頭,說道:“我有些懂了,我爹肯定不具備這種思維,該怎麼辦?”
馬鈺說道:“不用擔心你爹,他是不一樣的。”
朱標好奇的道:“哪裡不一樣?”
馬鈺回道:“你爹牢牢的掌握著刀把子,隨時可以掀桌子。”
“黨派太多,黨爭太嚴重?”
“直接推倒重新建立一套就可以了。”
這次朱標沒有再反對殺人,畢竟從政治管理學的角度考慮,這確實是比較省事的辦法。
但他也有新的顧慮:“將人都殺了,誰來管理國家?變革怎麼辦?”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