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姑母是馬皇后

第131章 預定太孫教育權

眾人有的不以為然,有人若有所思,有人深受感觸。

門外的朱標也同樣露出深思之色,做學問又何嘗不是如此。

以前誰都能對聖賢之學提出疑問,即便是學派內部也充斥著各種聲音。

那會兒的學術氛圍是真的活潑。

慢慢孔子的話就變成了唯一真理。

最終儒家走向宗教化,好好的學問反倒成了社會發展的阻礙。

為政也一樣要容得下不同聲音,否則就會變成一言堂。

但是人都會出錯,不允許別人發聲,最終只會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馬鈺並不知道,自己給學生啟智的話,竟然讓朱標想到了這麼多。

此時對於部分學生們的反應,他有些無奈。

想要改變他們固有的思維模式,不是三兩句話就能完成的啊。

不過還好,有部分學生開始習慣問‘為什麼’,否則也不會有謝鉦的提問了。

這就說明他的努力沒有白費。

接著他又說道:“現在我來說一下謝鉦的問題。”

“用算學做類比,如果只告訴你1234,卻不告訴你1+1=2,你也會覺得這東西用處好像不大。”

“現在我給你們講的這些東西,是格物學最基礎的東西。”

“相當於是在告訴你們,什麼是1234。”

“你們之所以想不到它有什麼用處,是因為我還沒告訴你們運算的方法。”

這個類比比較淺顯,大家一聽就懂,都露出恍然大悟之色。

同時也都充滿了好奇。

最基礎的東西就如此神奇,進階知識該多精妙,簡直不敢想啊。

馬鈺想想,覺得還是該給他們說一些實際應用。

這樣才能增加他們學習的動力,於是說道:

“給你們出個問題,這裡有一個黃金打造的精美器具,就是皇冠吧。”

“如何在不破壞它的情況下,確定工匠有沒有以次充好,比如在內部使用同等重量的黃銅。”

說到這裡,他頓了一下道:

“提醒你們一下,可以用密度原理。”

密度?眾人都先入了沉思,卻始終不得要領。

皇冠?以次充好?朱標也饒有興趣的思考起來,然而也一樣沒有什麼頭緒。

馬鈺有些失望,正準備揭曉答案的時候,就見朱橚高興的道:

“我知道了,重量相等的情況下,密度大的體積更小。”

“找一塊同樣重量的黃金,測量一下他們的體積是否相同,就知道有沒有弄假了。”

眾人一想還真是,都不禁向他投去敬佩的目光。

這讓朱橚更加高興。

朱標也連連點頭,老五果然有天分啊。

哪知,馬鈺卻笑道:“問題來了,金塊的體積好測量,皇冠的體積怎麼測量?”

啊?眾人都愣了一下,然後才反應過來。

皇冠的製作非常複雜,又是金絲編織,又是各種鏤空結構,好像沒辦法測量體積啊。

就在眾人為難的時候,謝鉦舉手說道:

“可以把皇冠和金塊放進水裡,看排出來的水量多少。”

“如果水量相等,就說明皇冠沒問題,反之就說明有問題。”

馬鈺非常的欣慰,這就是為何他要多培養幾個學生的原因。

一人計短,多人計長。

很多時候,有些難題大家商量著就找到答案了。

“大家覺得這個辦法是否可行?”

眾人自然知道排水量和體積的關係,都紛紛點頭表示可行。

馬鈺接著說道:“看,這就是我教你們的那些知識的用處。”

“但我更想告訴你們的是,這就是敢於提問的意義。”

“以後有什麼疑問,要敢於提出來。”

“尤其是在學堂,更要敢於提問。”

“不要怕別人嘲笑,學堂本就是學習知識的地方。”

“不會不丟人,不會又不願意問才是真正丟人的事情。”

“反過來說,如果你代表權威的時候,也要允許別人提出疑問。”

“這就叫,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

又趁機講了一通道理,馬鈺終於結束了今天的講課。

同學們也都非常開心,覺得今天收穫甚多。

回主院的路上,朱標讚歎的道:

“真是精彩啊,難怪大家都喜歡跟著你學習。”

“也難怪聽過你講課的人,都那麼喜歡你。”

馬鈺笑道:“沒有你想的那麼複雜,我不過是把他們當做朋友罷了。”

朱標嘆道:“把學生當成朋友,這份胸襟氣度,就已經超過大多數人了。”

馬鈺搖搖頭,說道:“我可沒你說的那麼好,我確實把他們當做朋友。”

“但老師就是老師,他們對我必須要有足夠的尊重。”

“誰要是敢直接喊我的名字試試,我打不死他。”

朱標說道:“這種人確實該打,無規矩不成方圓,當朋友和守規矩並不衝突。”

接著兩人又聊起了教育子弟的事情。

主要是馬鈺說,朱標聽。

見朱標不停點頭,馬鈺心中一動,半開玩笑的道:

“你和常姐姐的第一個兒子,送給我當弟子如何?繼承我政治學的衣缽。”

朱標大笑道:“哈哈,那感情好,我也正有此意。”

“之前還在發愁怎麼開口,現在你自己主動送上門了。”

馬鈺意味深長的道:“你就不怕我把他教成你不喜歡的樣子?”

朱標輕笑道:“我和我爹,不論是性格還是對政治的看法,都截然不同,可我依然是太子。”

馬鈺也不禁讚道:“雖然我對陛下有諸多意見,但在這一點上,他超過了大多數的帝王。”

一句‘類我’或者‘不類我’,釀出了多少悲劇。

朱元璋算是少有的,明知道太子與自己的性情完全不一樣,卻依然堅定讓其當太子的皇帝。

甚至把‘你當了皇帝想怎麼著都行,現在我是皇帝’之類的話,掛在嘴邊。

只可惜,老天總是喜歡和人開玩笑。

他悉心培養的太子英年早逝,直接改變了大明的歷史走向。

也改變了無數人的命運。

這一世,必須要避免這個悲劇的發生。

鄭良琦一直想從自己這裡學一些醫術,只是因為‘誤診’的事情,不好意思開口求教。

這麼長時間過去了,也可以給他講一些基礎的生物學知識了。

從現在就開始著手研究,二十年後醫術應該會有質的發展。

不信救不了朱標。

對了,還有自己未來的弟子朱雄英。

他是怎麼死的來著。

史書上好像沒說,但有人說是天花。

雖然是天花的可能性幾乎為零,但……順手把天花解決了,也是功德無量的事情。

回頭就把牛痘拿出來,給世人來一點小小的生物學震撼。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