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姑母是馬皇后

第82章 雷厲風行

老夫就更不會對你們這等人,產生愧疚之心了。

馬鈺聽說了此事,心下自然也非常高興。

老劉終於重新找回自己了。

有他出馬,很多事情真的會好辦很多。

除了重修曆法,朱元璋還頒佈了許多政令。

比如,要求各地官吏,詳細彙報當地的情況。

人口、土地,有多少荒地,有多少熟地。

有多少水澆地,上田下田各有多少,主要的農作物是什麼。

除此之外,還重新向民間徵辟人才。

這次徵辟的標準非常簡單,只要懂算學即可。

這一下可謂是觸碰到了儒生們的逆鱗,紛紛上奏反對。

他們的說辭還是老一套,用人首先用德,徵辟人才應該首先看德行。

至於怎麼考察德行,除了地方官吏的評價,還有就是對聖賢之學的掌握。

連聖賢之學都不懂,也配當官?

朱元璋這次沒有慣著他們,直接就說:

“不懂算學如何掌握人口土地變動?如何掌握賦稅情況?”

“以後新徵闢的官員,懂算學者優先任用。”

“老官員也要考核算學技藝,對算學一竅不通者全部免官,什麼時候學會了什麼時候重新授官。”

這一下約等於是在要這些人的老命,紛紛上書反對。

然而朱元璋這次可沒遷就他們。

孔子提倡六藝,朱熹也認為讀書人當透過學習六藝成為君子。

以前你們窮,沒那個條件學習六藝。

現在都當官了,學學六藝怎麼了?

還是說,你們根本就不想成為君子,只是將儒學當成敲門磚了?

這一下大部分官吏都不敢說話了。

但依然有少部分不服氣,一直嘮叨個沒完。

可朱元璋這大明第一槓精,豈是浪得虛名。

朝堂之上一個一個駁斥,將所有人都辯的啞口無言。

而且他還嚴厲懲治了幾個老頑固,以震懾群臣。

這一招確實很管用,再也沒有人敢反對了。

不過就在那些文臣擔心怎麼過關的時候,朱元璋卻話鋒一轉:

“大明草創百廢待興,處處都需要人才,咱也不能將標準定的太高。”

“五年,五年後徵辟官吏,必須要考算學。”

“爾等也要學習算學,五年後凡是不懂算學者一律貶謫。”

群臣總算是鬆了口氣,五年足夠了。

但這時有人提出了另外一個問題,考核的標準是什麼?

如果用九章算術作為標準,恐怕大部分人都考不過啊。

群臣心中再一驚,雖然他們沒學過算學,卻也知道九章算術等算學著作很高深。

不是隨便就能學會的。

朱元璋顯然早就考慮過這個問題,只見他將目光轉向宋濂,說道:

“宋卿,馬鈺編寫的算學書如何?你以為可能當標準?”

馬鈺編寫的教材?群臣一片譁然。

他們自然知道馬鈺不簡單,宋濂在人前對馬鈺可是極盡讚美之詞,皇帝還把二皇子送過去給他教導。

而且他編寫的算學教材,大本堂也在同步更新學習。

就連國子監都在私下流傳。

很多關注他的人,都進行過了解。

大部分人都知道,他在算學這一塊造詣很深。

可將他編寫的教材作為考核官吏的標準,還是太過驚世駭俗了。

畢竟,他才多大啊。

宋濂自然也是研究過的馬氏算學的。

非常的簡單易懂,普通人也能學得會。

用來作為教材和考核標準,是非常合適的,但他也有疑慮。

“馬公子的算學釋義自然是極為高明的,只是還未編寫完成。”

“如果後續太過深奧,恐怕群臣也很難學會。”

朱元璋笑道:“此事簡單,你去與馬鈺協商一二,確定難度即可。”

宋濂自然不會有意見,就將這個事兒給攬了下來。

而且他也想借著這個機會,再和馬鈺進行一番交流。

這樣的大才走上歧路,實在是太可惜了。

這時站在人群后面的兩名官吏相互看了一眼,同時站出來說道:

“陛下,臣略懂算學,或許能起到一些作用,斗膽請求一起去拜訪馬公子。”

看到這兩人,朱元璋哭笑不得。

全都是大本堂的算學老師,說是大明算學的泰山北斗都不為過。

他們要還只是略懂的話,就沒人懂算學了。

兩人的小心思他自然也能猜的到,藉機去見馬鈺。

說起來,馬鈺編寫的算學教材傳入大本堂之後,最激動的就是兩人了,幾次想要去拜訪。

只是當時朱元璋還在調查馬鈺的底細,不願意他和太多官吏接觸,就拒絕了。

之後兩人就再沒有提過。

但私下一直在收集相關資料,當得知馬鈺在小組織傳授算學的時候。

他們立即就將自家的孩子送了過去。

但兩人也沒有藏私,自己學到了新知識,就私下傳給了國子監算學班的學生。

為啥是私下傳?

因為國子監的教材是朝廷規定的,不允許隨意更換。

為此還有人彈劾過二人。

只不過大本堂使用的算學教材就是這個,再加上朱元璋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這事兒就算是過去了。

兩人想要拜訪馬鈺的心思一直都沒斷,這次的機會自然不願意錯過。

而且朝廷制定算學考核標準,也確實繞不開他們兩個。

所以朱元璋這次沒有再拒絕,批准了兩人的請求。

這可把兩人高興壞了,一個勁兒的謝恩。

馬鈺雖然在閉關,但一直有透過朱樉瞭解外面的情況。

當天中午他就知道了朝堂上發生了什麼。

即便他對朱元璋有成見,內心也不禁為這一波操作鼓掌。

輕而易舉就解決了算學問題。

他太懂這些士人了,只要將算學列入必考科目,就算再難他們也會去學的。

接下來,將算學納入蒙學必修課,就順理成章了。

至於對官吏的考核標準,他其實早就有了想法。

不需要多深,前世初一的數學水平就行。

當然,如果想當計官,那就必須要系統學習更高深的算學知識。

還得參加算科考試才行。

不過先從基礎的來,把初一數學弄出來再說。

宋濂等人也沒有磨蹭,當天下午就來登門拜訪了。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