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姑母是馬皇后

第58章 孔子非儒

“他也不會認為自己是儒,更不會認為自己的學問是儒家之學。”

朱標恍然大悟,道:“原來如此,受教了。”

馬鈺繼續說道:“現在說完了儒家的產生,我們再來說最初的問題。”

為何朱元璋採用了偏向於儒家的禮法,儒生們就這麼興奮,紛紛支援大明瞭呢。

“其實問題並不複雜,雖然有一部分人,確實是認同孔子的學問,才以他的門徒自居。”

“但大多數士人尊崇他,不過是為了利益罷了。”

“他們將孔子的學問當成了敲門磚,當成了獲取利益的工具。”

“對孔子的學問,自然也就沒有什麼敬畏之心。”

“會根據君主的喜好,隨意解讀孔子的思想。”

“這也是為何幾千年來,關於孔子思想的解讀,有那麼多版本的主要原因之一。”

“說什麼別人的解讀都是錯的,只有他才真正掌握了孔子學問,其實都是給自己臉上貼金而已。”

這話實在太過於赤裸裸,以至於朱標都有些無法接受。

馬鈺自然能看出他的想法,笑道:

“不用覺得難以接受,包括我在內,解讀孔子的真正原因,都是為了達成自己的目的。”

“孔子不過是一張虎皮,一個堵住所有人嘴巴的幌子。”

“但是不論我們如何解讀,都繞不開‘仁’這個字。”

“之前我說過,孔子的仁是一種境界。”

“每個人都是不同的,境界也是不一樣的,感悟到的東西自然也有所不同。”

“所以,只要不脫離‘仁’這個範疇,我們的解讀都是對孔子思想的延續和拓展。”

“關於孔子思想,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新的解讀,還有個原因是生產力進步導致生產關係改變。”

“這些新解讀,其實也是為了適應新的生產關係。”

“經過幾千年的發展,孔子、儒家、華夏文明,已經融為一體不可分割。”

朱標鬆了口氣,這個解釋容易接受多了,也讓他心裡好受了不少。

安撫過他之後,馬鈺再次將話題拉回:

“言歸正傳,我們接著方才的話往下說。”

“儒家確實繼承了孔子的思想,是華夏文明最重要的組成部分。”

“但不要因此把儒生這個群體,看的多麼高尚多麼了不起。”

“他們不過是打著孔子和儒家的幌子,謀求利益的人罷了。”

“所以他們迎合君主,但又反過來制約君主。”

“君主強勢的時候他們就蟄伏、就迎合。”

“君主弱勢的時候,他們就反過來用禮法綁架君主。”

“漢人是華夏文明的主體,所以漢人王朝往往會採用儒家的禮法制度治國。”

“部分蠻夷族群建立的政權,也會漸漸的被儒家同化,儒生們都可以從中獲取利益。”

“可是蒙元不同於之前所有的異族政權。”

“他太強大了,蒙古帝國堪稱人類歷史上,疆域最遼闊的國家。”

“其實力之強悍,堪稱舉世無匹。”

“所以他們是驕傲的,對自己族群的制度文化也非常自信。”

“在他們看來,漢人是被征服者,自然也就不屑於學習漢人的禮法制度。”

“不過蒙古皇帝也不是一開始就討厭儒家的。”

“金國被滅後,當時金國的儒家領袖耶律楚材率眾投降,併成功用儒家禮法制度說服了窩闊臺。”

當時窩闊臺對儒家的禮法制度非常不屑,準備全部廢除,施行蒙古的制度。

耶律楚材就用稅收給窩闊臺上了一課。

窩闊臺這時候才知道,原來還能透過制度收稅,不費吹灰之力獲得數倍於劫掠所得的財富。

於是他就准許耶律楚材,在中原施行儒家的禮法制度。

忽必烈對儒家更是非常的推崇,還將真金太子的教育工作交給了儒生。

然而就在這個時候,儒生們飄了。

他們覺得這群蒙古蠻夷太落後了,應該將天下交給我們儒家治理。

於是儒生們竟然直接找到忽必烈,要求他把皇位讓給太子。

當時忽必烈的表情應該是很精彩的。

真金太子得知此事大驚失色,連忙去找忽必烈解釋。

然而發生了這樣的事情,父子關係怎麼可能會不發生改變。

沒多久真金太子這個最正牌的繼承人,就在驚嚇中死了。

忽必烈不得不改立另一個兒子當太子,為後來的元朝皇室內亂埋下了禍根。

聽到這裡,朱標也有點繃不住了。

這是人能幹的出來的事情?

人忽必烈是開國皇帝,你們儒生到底哪來的自信啊。

“也是從這個時候,蒙元開始提防打壓儒家,最後直接廢除了儒家的禮法制度。”

“雖然後續還有蒙古皇帝試圖恢復儒家的地位,但很快就被反對勢力阻止了。”

“儒家思想被摒棄,儒生這個群體就沒辦法再透過儒家這杆大旗,攫取足夠的利益。”

“所以元朝這將近百年時間,他們是很憋屈的。”

“等到元末亂世到來,他們開始尋找新的代言人,試圖恢復往日的榮光。”

“你爹內心其實對儒家很是不屑,但他清楚儒生群體的力量是非常強大的。”

“為了拉攏儒生,他表面裝作對儒家示好。”

朱標心中非常無奈,怎麼又開始蛐蛐我爹了。

不過他也習以為常了,大腦直接將這句話給過濾了。

“但假的就是假的,永遠都真不了。”

“你爹先後消滅了陳友諒和張士誠,徹底奠定勝勢,並建立了大明。”

“然後他不裝了。”

“想要刑不上大夫?貪汙六十兩處死了解一下。”

“儒生想要與天子共治天下?呵,別鬧了。”

原本的世界,規定官吏見了皇帝就得下跪,和皇帝交流都得跪著說話。

親王、公主位在三公之上。

想要權力?勞資直接把丞相制都廢了。

直接就是將儒家當成家奴使喚,把儒生們的尊嚴按在地上摩擦。

儒生們這才發現自己上了當,然而為時已晚。

但有句話說的好,彈簧按的越很,反彈的力量也就越大。

你朱元璋強勢,不把我們當人是吧?

那我們忍著。

總不能你的子孫也都和你一樣強勢吧。

到時候咱們再算總賬。

所以,明朝的皇權和儒家鬥爭,在歷朝歷代都是最激烈的。

具體表現就是大家所謂的文官集團。

這一世,因為馬鈺的影響,朱元璋最終還是選擇了偏向於儒家的禮法制度。

雖然這麼做的目的,是為了解決人口增長帶來的生存問題。

但畢竟沒有如原本世界那般,將儒生們的尊嚴踩在腳下。

而且儒生們可不知道這些啊,他們只以為朱元璋在兌現當初的承諾。

“所以在你爹頒佈了新的禮法制度後,他們一改之前的觀望的態度,開始支援大明。”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