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秀

第59章 讓太子去打太子(跪求追讀!!)

昔漢武穿渠,隋煬開河,運河南通江淮,北達幽燕,粟帛轉輸,朝發夕至,倉廩常實,國用不匱。”

從經濟方面分析完洛陽的勝處後,趙匡胤再說道:

“洛陽者,聖王之遺墟,聖賢之跡存焉。宮闕巍峨,猶存王氣,定都於此,上承天統,下順民心,正朔所宣,萬方仰化。”

趙匡胤這是在闡述定都洛陽,產生的對天下民心的影響。

自古以來,能長久定都於長安、洛陽的朝代,無一不是華夏人心中的正統,這是再頻繁的戰亂都無法扭轉的內心共識。

等闡述完定都洛陽的三大好處後,趙匡胤語氣嚮往的總結道:

“大宋若定都於此,則四海輻輳,八荒來王,雖湯武之業,不足過也。實乃天命所歸、王道所繫之重也!”

嚮往的語氣下,趙德秀還聽出了趙匡胤語氣中的些許無奈。

為何無奈?

“朕問你,大宋當下能遷都否?”

當向趙德秀傾訴完心中的偉略後,對他越發重視的趙匡胤便考教問道。

聽到趙匡胤的詢問後,趙德秀思索後答道:

“不能。

燕雲十六州未復,契丹鐵騎隨時能入寇中原,若朝廷西遷,中原一馬平川無重兵守衛,易成糜爛之勢。

再者安史之亂以來,天下兵亂頻繁,人力疲憊,洛陽外運河堵塞多處,若貿然遷都,朝廷會有糧盡之憂。”

趙德秀說出了他的見解。

聽完趙德秀的見解後,趙匡胤滿意的點了點頭。

正因他知道在未收復消滅南方諸國及收復燕雲十六州前,遷都洛陽一事並不現實,故而他才想要與趙德秀談及遷都洛陽的重要性。

遷都一事事關重大,定然會受到強大的阻擾,在這局勢下帝王能不能抗住壓力是很關鍵的。

趙匡胤自信他可以,他希望下一代將來也可以。

“記住今日朕跟你說的。”

在趙匡胤的御駕還未靠近洛陽城時,負責鎮守滎、洛一帶的西京留守,河南尹向拱早早就領著一眾官員在城外恭迎。

向拱是後周末年的又一方面重臣,而相比於李筠與李重進,向拱對趙匡胤稱帝一事,是明確表示支援的。

當趙匡胤的御駕在雄偉的洛陽城外停下後,向拱親自來到御駕下參拜。

趙匡胤稱帝前,於淮南一戰中與向拱結下了深厚的情誼,故而一走下御駕,趙匡胤就笑著對向拱說道:

“年餘未見,令公風采依舊。”

面對趙匡胤的寒暄,向拱執禮甚恭答道:

“不意陛下會親征,臣準備不足,若有失禮處還望陛下見諒。”

趙匡胤打算親征一事,的確出乎了許多人意料。

難得見到往日同袍,趙匡胤打趣道:“周朝時,李筠就時常自誇為英雄。

不巧朕自認也是英雄,打英雄自當得英雄來。”

趙匡胤的話引得向拱面露笑意,在簡單寒暄後,趙匡胤對向拱言及李筠最近訊息,並問及破敵之策。

聽到李筠命長子李守節守衛上黨後,向拱獻策道:“上黨乃敵之根本,不若遣一偏將,逾太行,發兵上黨城下,可亂賊軍之心。”

聞聽佳策,趙匡胤十分滿意。

他正欲採納向拱之策,眼光流轉間看到了一旁的趙德秀,忽的想起了過去的一件事。

在三月時李筠曾派李守節到開封打探情況,為了敲山震虎,趙匡胤接見李守節時曾稱他為“太子”。

想起這件事的趙匡胤,又想到近來趙德秀表現甚佳,他便將手指向趙德秀說道:

“這一戰,你去。”

英雄要打英雄,太子自然也要打太子!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