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量之餘,趙匡胤想到了沈義倫與沈繼宗的年齡差距。
趙匡胤明白了沈義倫的苦心:
“准奏!”
片刻後,趙匡胤笑著對沈義倫說道。
而趙匡胤的回答,讓沈義倫大喜。
就在君臣二人相顧而笑時,帳外突然傳來了楚昭輔的聲音:
“陛下,潞州有軍情送到!”
楚昭輔的這一句稟告,讓趙匡胤臉上的笑意消失,心中急切的情緒再度翻湧。
為趙德秀帶來軍情的是呂端。
那日在拿下壺關後,趙德秀便親手寫了一封軍報,交由呂端讓他帶回。
懷揣著軍報與趙德秀的印信,呂端在幾名澶州軍的護衛下,從壺關一路折返。
在進入澤州境內後,呂端聽聞趙匡胤的鑾駕就在高平城外,他便徑直來了此處。
呂端在楚昭輔的帶領下,緩緩進入了亮堂的龍帳內。
因低著頭,呂端看不清趙匡胤的相貌。
他只感覺到自他進入帳內後,有一道威嚴的目光就鎖定了他。
“你就是太原郡侯派來的信使?”
趙匡胤渾厚的聲音傳至呂端耳中。
聽到趙匡胤的問話後,呂端躬身一拜答道:
“臣乃澶州防禦使麾下推官呂端。
奉防禦使之命,有軍情送呈陛下。”
回稟完後,呂端連取出懷中軍情雙手奉上。
呂端?
在趙德秀幕府初建之日,趙匡胤就派人查過他幕府成員的底細。
他沒記錯的話,呂端應當是呂餘慶的胞弟。
沈義倫知曉趙匡胤內心中的急切,他快步上前取過軍報,轉交至趙匡胤手中。
從沈義倫手中接過軍報後,趙匡胤快速開啟看了起來。
未看軍報時,趙匡胤的眉宇間還帶著些許不容易察覺到的憂意。
可當展開軍報後,趙匡胤臉上的愁意就如雪遇暖陽般,頃刻間消散。
憂意消失後,趙匡胤的嘴角就總是不受控制的翹起來。
自趙匡胤接過軍報那刻起,帳內的人就暗中觀察著趙匡胤的神色。
趙匡胤並未讓自身心情,在臉色上明顯體現。
可沈義倫與楚昭輔皆為趙匡胤潛邸之臣,跟隨多年的他們,善於觀察趙匡胤的微表情。
當察覺到趙匡胤的微表情後,楚昭輔無奈的在心中嘆了口氣,而沈義倫則是握緊了藏在寬大袍袖中的手。
看完一遍軍報的內容後,趙匡胤似是覺得還不滿意。
他手舉趙德秀的親筆軍報,又認真從頭到尾的看了一遍。
連看兩遍軍報後,趙匡胤才不舍地放下了手中軍報。
“文筆太差。”
趙匡胤想來想去,終於找出一個理由,好讓自身不過於欣喜。
在批評了一下趙德秀的文筆後,趙匡胤“淡定”地下令道:
“擊鼓傳召諸將!
朕有重要軍情與他們商議。”
這封軍報文筆差雖差,可若是就他一人看,豈不是太可惜了?
下完令後,趙匡胤的嘴角又微微的翹了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