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守節很可能派人向北漢軍求援!”
啊?
怎麼就到這一步了?
趙德秀語氣鑿鑿,激起田重進等人滿臉疑惑。
這時的田重進等人,像極了面對“奧數難題”的學子們。
儘管剛才思考時,趙德秀將他的“解題步驟”給一一分析了出來。
可下意識的,趙德秀還是省略了一些步驟。
對趙德秀來說有些事無需多言,對田重進等人來說就不一樣了。
望著自信的趙德秀,田重進等將領不由想起了高平之戰時的趙匡胤。
那一戰周軍大敗在即,是趙匡胤力諫周世宗周軍該如何反擊,那時趙匡胤說了不少分析,田重進等人亦是沒聽懂。
可跟著趙匡胤衝,他們就真的莫名其妙反敗為勝了。
在沉默了一會後,性格質樸的田重進最終還是忍不住開口詢問道:
“先前有情報言及,北漢軍與叛軍鬧過不合。
某以為北漢軍當不會輕易相助叛軍。”
田重進說的是事實。
先前劉繼業是率兩萬兵馬抵達潞州邊境,而李筠對北漢軍的到來,亦表現的頗為喜悅。
為以示感激,李筠帶了許多糧食前去邊境犒勞北漢軍。
沒想到到達邊境後,李筠聽聞北漢總共就打算派兩萬兵士相助,李筠登時就表現出不滿。
再加上北漢有派監軍的傳統,劉繼業奉劉鈞之命想往李筠軍中派一監軍,這一想法更讓李筠差點破口大罵。
最後李筠雖說沒罵出口,但兩方鬧得不歡而散是眾所周知的事。
正因有這情報在,之前眾人很多都沒想到過北漢軍的存在。
聽到田重進的詢問後,趙德秀笑著說道: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北漢軍為利而出兵,若李筠能拿出足夠的利,劉繼業與他冰釋前嫌並非不可能。”
趙德秀也知道,以上的推斷暫無更進一步的情報支援。
想了一番後,趙德秀為保險起見對田重進言道:
“讓斥候探查的範圍繼續擴大,不要再侷限在潞州一地。
若我所料不錯的話,北漢軍想來這幾日就會有行動。”
縱算心中還有所疑惑,可在得到趙德秀的命令後,田重進還是帶著幾位下屬領命而去。
等田重進等人離開後,趙德秀繼續觀察著地圖,想著是否還有什麼疏漏。
而在這時他的身後傳來一句篤定:
“臣相信郡侯的判斷。”
這聲篤定,正是由尚未離去的盧多遜發出。
趙德秀不意盧多遜竟能如此相信他,他轉身笑著問道:
“為何?”
“郡侯有天命在身。”
聽到盧多遜的回答後,趙德秀想起盧多遜酷愛“占卜之術”,他就不再言語。
個人愛好,隨他去。
相比於趙德秀的不在意,盧多遜卻信心滿滿。
他想起了那一夜“多番占卜,龜甲皆碎”的奇異,更想起年初在城內鬧得沸沸揚揚的“天有二日”預言。
那時很多人都以為,二日中的一日是柴宗訓。
現在看來,天是大宋的天,太陽自然也該是大宋的太陽!
這本書要上封推了,多謝大家一直以來的支援。
明天后天最後衝一次三江,請大家助我,要記得追讀。
預計下下週上架,嘎嘎存稿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