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趙德秀離開殿內後,趙普對著魏仁浦先是自我介紹了一番,隨後又告知了魏仁浦趙德秀已離殿的事。
知道身後的這位中年臣子,是一直聲名在耳的趙普後,加之趙德秀已離殿,魏仁浦這才轉過身來。
獨自面對趙普時,魏仁浦適時收起臉上的氣憤之色,他起身正色對著趙普一拜:“久仰則平聲名,今日一見,確是風度過人。”
魏仁浦知道趙普是趙匡胤的謀主,趙匡胤這番能兵變成功,趙普在其中定然居功至偉。
雖說趙普幫助趙匡胤奪取了大周的社稷,然亂世中各為其主很正常,魏仁浦不是一位衛道者。
佩服趙普才能的魏仁浦離開身前書案,請趙普坐到殿內的一處茶几旁,親手為趙普泡起茶來。
看著與方才截然不同表現的魏仁浦,趙普想起了之前聽聞的他人對魏仁浦的評價:“清靜寬容,與人為善。”
這才與傳聞中的魏公形象相符嘛。
待魏仁浦與趙普齊齊坐在茶几旁後,在等候泉水燒開的空隙時,趙普率先開口說道:“魏公放心,那日的事絕不會傳到任何人耳中。”
聽到趙普這麼說,魏仁浦正在忙碌的手微微停頓下。
保證事傳不出去,那麼他魏仁浦的數十年清名就不會受到大的損害。
而身為重臣多年的魏仁浦知道,有能力做出這番保證的,唯有趙普背後的趙匡胤。
“大宋天子今日派你來做說客,是想老夫為他效力的嗎?”
魏仁浦頓時做出了一個合理的猜測。
往昔趙匡胤作為殿前都點檢,而他則是樞密使,一人負責掌兵一人負責調兵,二人對彼此可謂都有著一定的瞭解。
誠然趙匡胤奪取大周天下的方式不光彩,但魏仁浦心中是認為趙匡胤成為天子後是能有一番作為的。
或許趙匡胤能繼承世宗的遺志,將天下百姓徹底拯救出數十年沉淪的無邊苦海。
想到這,魏仁浦心中已有了幾分意動。
事已至此,大周的覆滅已不可避免。
以魏徵為目標的魏仁浦,倒不是不可以為趙匡胤效力。
對於魏仁浦的猜測,趙普微微一笑,他委婉地說道:“魏公猜中了一半。”
趙普的話成功引起了魏仁浦的興趣。
魏仁浦思索片刻後又說道:“只要新君能採納良言,老夫可以無需擔任樞密使這般要職,擔任一可隨時上書的諫臣即可。”
趙普的委婉讓魏仁浦以為,趙匡胤是在顧忌他之前意圖舉兵對抗新朝的行為。
為了讓趙匡胤安心,位高權重的同平章下或樞密使的職務他都可以放棄。
在許多朝代,諫臣都是屬於官位不高的職務,趙普見魏仁浦為了蒼生大局能甘願放棄高官厚祿,心中對魏仁浦的敬重又多了幾分。
見情緒已鋪墊到位,趙普才圖窮匕見。
“陛下想讓你擔任皇長子的老師。”
趙普話音剛落,魏仁浦剛剛提起水壺的手瞬間停在了半空。
原本要沏茶給趙普喝的魏仁浦,果斷停止了這想法。
若魏仁浦沒記錯的話,大宋的皇長子叫趙德秀,就是前日將他給氣暈那個。
隨著水壺落在茶几上,魏仁浦從鼻間發出重哼道:
“則平見過天下間,有生生將老師氣暈的學生嗎?
老夫還想多活幾年。”
跪求追讀,一跪二跪三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