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普的語氣中有著驚訝。
趙普順著趙匡胤的目光看去,發現趙匡胤注視的很可能是延德宮—那是趙匡胤為趙德秀選擇的寢宮。
本來趙德秀作為趙匡胤的嫡長子,加上眼看著再過幾年趙德秀便可加冠,趙匡胤立趙德秀為儲一事是理所應當的。
可作為趙匡胤的心腹趙普很清楚,至少在當下,趙匡胤是沒有立儲之意的。
不然要是趙匡胤已經想好立趙德秀為儲的話,為什麼他要一而再,再而三的坐視趙光義的逾距行為?
要知道有些君臣的界限被打破了,打破界限的那個人膽子只會越來越大,更別說那人還有著皇弟的身份。
難道僅僅是因為兄弟之情?
趙普第一次感覺到,他有些看不懂趙匡胤了。
而趙匡胤聽到趙普試探性的猜測後,想起趙德秀昨日的所作所為的他,臉上露出了幾分笑容。
昨日趙德秀的表現,有不少可圈可點的地方。
但趙匡胤很清楚,一日的表現並不能證明什麼,更何況趙德秀是提前知道陳橋兵變一事的。
當然,趙德秀昨日的表現也足以證明一件事:
“留哥兒,是有幾分像朕的。”
說到這,趙匡胤有些驕傲地微微抬頭,更下意識伸手摸了摸腰間的玉帶。
自昨日趙德秀將這玉帶交給他後,他就沒有了還給趙德秀的打算。
“新朝初立,百廢待興,在這時候輕言儲位過早。
只是儲位不急確定是一回事,既然留哥兒是可造之材,朕就要好好雕琢他這塊璞玉。
魏仁浦德才俱佳,又兩次扶立出英明之君,由他來做留哥兒的座師是再好不過的事。
若留哥兒真有人君的氣宇及才幹,在魏仁浦的教導下,璞玉終會散發出他應有的光芒。”
說到這時,趙匡胤的語氣中有著濃濃的期待。
該如何預防大宋成為一個短命王朝,趙氏家族將來不會面臨滅頂之災呢?
唯一的辦法就是,為大宋選擇出一個足夠優秀的繼承人。
先前的五代中原政權,第一代創基者大多是一時人傑,可惜繼承人要麼庸碌無能,要麼荒淫暴虐,致使國祚崩裂。
朱梁建立至今日,堪堪短短五十餘年,中原大地上竟輪換了五個王朝!
如此觸目驚心的前車之鑑,趙匡胤怎可能還會重蹈覆轍。
從身為人父的情感來說,趙匡胤自然是想在他萬歲後,他的子嗣能繼承他的一切。
可趙匡胤眼下是一國之君,更是趙氏一族的族長。
為了防止心中最擔心的情況發生,大宋的繼承人就不能全憑個人情感而定。
真以為他不知道,趙光義素日故意接近楚昭輔、沈義倫等人的事嗎?
他更加知道母親今日的“多加重用”四個字中,有著怎樣的含義。
為了趙家,為了社稷,他願意給已成年且素有賢名的趙光義機會。
而身為父親,他也願意給趙德秀同樣的機會。
至於成不成,就看兩方誰更優秀了。
就像當年周太祖對柴榮與李重進那般—亂世之中,擇賢而立非擇親!
帝王心思,深沉如海。
在趙普還在對趙匡胤的話多加思索時,他聽到了趙匡胤今夜對他說的最後一番話:
“朕深知魏仁浦此人,外表寬宏,內心卻是頗有傲氣之人。
若當日德秀不能親自設計擒下他,以魏仁浦的傲氣,他心中對德秀不會有任何重視之心。
如此一來,讓魏仁浦擔任德秀的座師,是一件很難的事。
好在德秀沒有讓朕失望。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