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讓田畝新政在前期不走歪,當為州縣注入新鮮血液。
那些新鮮血液,又以寒門子弟為佳。
州縣有新鮮血液的注入,才能讓州縣重新恢復生氣,州縣一恢復生氣,大宋國力自能穩步提升。
而想達成這一目標,大開科舉是必備的舉措。
第二點:漢家制度,本以霸王道雜之。
對於不願意合作的地方豪強,那自然是鐵拳出擊。
但當下中樞兵威正盛,再加上有青州血淋淋的例子在,後續想來會有許多地方豪強願意響應新政。
對於支援新政的地方豪強,要懂得給糖吃拉攏。
田畝是不能再給地方豪強,但不代表地方豪強不能在新政中獲利。
地方豪強的子弟,無罪在身者,可憑藉科舉的路途,光明正大的入仕。
入仕之後,朝廷一視同仁,若地方豪強子弟真有能力與政績,朝廷不會抗拒給他們官位。
這樣一來,懂事的地方豪強們,雖失去了田畝,但會得到更好的未來。
歷史上的宋朝,乃至於後世,多的是透過這一方式成功轉型的地方豪強。
另外從事實方面來說,地方豪強子弟由於家庭條件優渥,他們本就比寒門子弟更容易中科舉。
前唐科舉施行百年,百年後朝廷還無多少寒門子弟便是事例。
先分化地方豪強,再拉一派,打一派,才是最佳的政治手段。
透過科舉拉攏部分地方豪強,還能幫助各州縣在經歷最初的動盪後,能快速恢復元氣,進入發展期。
第三點:要想讓新政,真正在國家各處紮根,最重要的是培植出一個支援新政的利益集團。
任何政治理想,都應該建立在麵包上。
將新朝科舉,放在新政的大背景下施行,就容易培養出一批對新政有好感的官員。
再者將科舉新政囊括進建隆新政中,更能讓將來入仕的官員意識道:
“他們是新政開展後的既得利益者。”
一旦這一觀念,在入仕學子心中定型,那日後誰想抨擊新政,他們日後就會攻擊誰。
入仕為官者,最重視出身。
有人反對新政,不就是在反對他們入仕的合法性嗎?
權力根基被攻擊,文人都會急得拿起刀拼命的。
能在諮議省中的官員,都是支援新政的。
在他們面前,趙德秀說出了施行科舉新政的三大必要性。
說完必要性後,趙德秀繼續說道:
“科舉一事,起始於隋唐。
前朝有制,我朝本來依制實施即可,但何謂科舉新政,我朝的科舉將“新”何處?
今日孤可以明確告知諸卿,我朝的科舉就“新”在公平!
前朝黃巢之事,諸卿應當知曉,孤不想本朝出現第二個黃巢!”
說完後,趙德秀目光灼灼的看著在座臣工。
隋唐時期,是有著科舉制度。
但那時期的科舉制度,充滿著不公。
唐時的科舉不公在何處,舉一個例子便知:請託之風盛行。
唐長慶元年,禮部侍郎錢徽掌貢舉,接受請託,引起朝野不滿。
唐穆宗下令“複試”,結果已錄取的14個官員子弟竟有11人被黜落!
除去請託之風盛行外,唐朝科舉還有著“公薦”“行卷”等諸多慣例。
那些慣例名義上,是在保證科舉制度的靈活性,實際上已成為世家子弟攫取特權的方式。
在唐朝的科舉制度下,朝廷中一種惡象漸漸形成:
“或父子兄弟相繼居相位,或累數世屢顯,或終唐之世不絕”。
科舉本是國家公平選拔人才的方式,卻成為五姓七望世襲特權的遮羞布。
及至今時,科舉制度依然充滿不公。
例如魏仁浦就一直考不上科舉,還曾因此被大臣非議過,氣的魏仁浦一直銘記在心。
既知現有科舉制度充滿不公,趙德秀下定決心要改革科舉,還天下寒門學子們一個公道。
眾臣都從趙德秀的語氣中,感受到了他的決心。
見眾臣都有所動容,趙德秀率先說道:
“曾聽魏公言,科舉中考官時常能根據考生姓名、筆跡認出考生,從而進行偏袒。
孤打算在今年的科考中,實行彌封、謄錄制度。
自本朝起,科考中每一張試卷上,考生姓名、籍貫、年齡等一應資訊全部密封。
不許任何考官接觸。
再者,禮部當有專門人員,負責謄錄所有考生試卷。
將考生試卷謄錄完後,再將試卷送至考官處審閱。”
說完這兩項制度後,趙德秀將目光看向薛居正。
“薛侍郎,這兩件事實施起來,應當不難吧。”
被趙德秀目光注視的薛居正,一下子慌張起來。
薛居正是世家出身,現任禮部侍郎。
之所以趙德秀要注視著薛居正,除去科舉一事由他負責外,還因為薛居正當年就是透過世家間的“公薦”入仕的。
趙德秀的目光是詢問,更是警示。
察覺到趙德秀的用意後,薛居正一個跳躍起身,對著趙德秀大禮參拜道:
“殿下澄清科舉不公之心,足令天下學子感恩莫名!
這兩項制度,實施有何難度?
縱有難度,臣定率禮部上下官員,披荊斬棘,協助殿下還天下學子一個公道。
即日起,臣與“科舉不公”不共戴天!”
薛居正一邊承諾,一便單掌向天,作發誓狀。
其實想讓科舉一事變得公平,本質上都不難,根據弊病一一對症下藥便是。
之所以數百年來,科舉一直不公,在於統治者不想改而已。
薛居正的激烈反應,將諮議省內的一眾官員看愣了。
薛公,反應太過激了吧?
面對眾官員的不解,薛居正卻絲毫不敢有所怠慢。
常人不知道的是,在朝中流傳出要展開新朝第一次科舉後,就有不少世家子弟向他遞送過名帖。
心中有鬼,怎能不怕?
薛居正的反應,讓趙德秀頗為滿意。
趙德秀隱約知道,薛居正近來府中絡繹不絕的事。
但水至清則無魚,科舉新政頒佈後若薛居正還頂風作案,那他全族就去陪麻氏一族去洛陽挖運河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