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這凝重的時刻,帳門被猛地掀開,洪承疇快步走入,臉上帶著罕見的喜色:“元首!大喜事!松江府士紳派來密使,表示願意歸順我大同社!只求元首控制義軍,不要讓他們濫殺無辜。”
徐晨愕然抬頭:“松江士紳?投降?還要求我們控制義軍不要濫殺無辜?“這轉折來得太突然,饒是見慣風浪的他,一時也有些反應不過來。
洪承疇詳細解釋了原委,松江府原本就是江南紡織業中心,號稱衣被天下,擁有大量手工工場和富裕計程車紳家族。南明朝廷為增加收入,在此開放海貿,當地士紳引進了大同社的蒸汽紡織機,使得松江更加繁榮。
然而這種繁榮只屬於少數人,廣大紡織女工和工匠依舊生活在極度貧困中,住在被稱為“雞毛房“的擁擠工棚裡,每日以紅薯粥果腹。
朱猛起義之後,整個松江也是遍烽火,起義軍直接把矛頭對準松江士紳大戶,不到一個月的起義時間,整個松江府滅門計程車紳,有18家,餘下計程車紳一方面召集自家鄉勇家丁抵抗,另外一方面則是向南明朝廷求救。
只可惜現在南明朝自身難,哪裡還有兵員去救助松江府計程車紳。無奈松江府士紳只能想辦法自救,靠著自家的鄉勇,勉強和當地的義軍陷入了僵持的狀態。
但很快他們就發現,十幾萬義軍,烏泱泱的衝向他們,這支義軍要是來到松江府,他們全家老小,只怕小命都保不住。
此時松江府計程車紳可謂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但就在這個時候忽然有人提議,他們何不投靠大同軍?
大同軍雖然要他們的錢財,要他們的土地,但最起碼不會要他們全家老小的性命,甚至大同社支援手工業發展,對松江很多家族來說都是有利的。
當然還有最重要的一點,松江府士紳很多都和大同社有聯絡,徐光啟在大同社做院長,陳子龍在大同社做水利尚書。
在他們的帶動下松江有很多大族子弟都在大同社擔任大大小小的官職。在南方派遣到子弟去大同社,最多的就是松江府。
說句實在話,要不是大同社的政策太激進,他們捨不得土地,捨不得錢財,松江府士紳早就投靠大同社了。
但現在義軍動不動滅人滿門,有了這樣的對比之後,大家突然覺得大同社還是非常講道理的,他們的政策也不是不能接受。
徐晨猛地拍案而起:“好!趙勝!“
“末將在!“趙勝肅立。
“你即刻抽調一支分艦隊,準備登陸松江府,為我軍開闢南方登陸點!“
“遵命!“
就在大同軍調整戰略的同時,鎮江的南明軍營中,侯恂也在重新評估局勢。
鎮江,明軍中軍大帳內,侯恂兩鬢斑白,卻依然強打精神,聽取將領們的彙報。
“吳總兵,長江防線情況如何?能否擋住大同賊寇的進攻?“
吳襄他抱拳道:“回閣老,依託戰船與沿岸炮臺配合的新戰術,我軍已能有效擊退大同水師的進攻。“
侯恂長舒一口氣,臉上終於露出一絲笑意:“好!吳總兵再接再厲,務必徹底守住長江天險!“
他轉向道:“祖將軍,老夫給你那五千騎兵,能否徹底平定江南的叛亂?“
祖大壽聞言苦笑道:“閣老,恕末將直言,五千騎兵雖能擊潰數萬烏合之眾,但要徹底掃平十幾萬義軍,尤其是有大同社在背後組織的義軍,難如登天!“
侯恂的眉頭又皺了起來。他不是不明白這個道理,但江南的叛亂必須儘快平息。那些起義軍不僅破壞後勤,更嚴重動搖了軍心——許多士兵的家鄉正在遭受起義軍的“清算“,他們哪還有心思打仗?
就在這尷尬的沉默中,一個聲音響起:“閣老,末將願往!“
眾人循聲望去,只見一位約莫三十歲出頭、面容剛毅的將領站了出來。他是參將秦邦琦,出身將門,素有勇名。
“給末將五千兵馬,不拘騎兵步兵,末將定能為朝廷掃清江南叛逆!“秦邦琦聲音鏗鏘,充滿自信。
侯恂大喜:“好!秦參將忠勇可嘉!老夫給你一萬精兵,望你早日傳回捷報!“
“末將遵命!“秦邦琦單膝跪地,抱拳領命。
翌日,秦邦琦帶著1萬大軍殺向周磊部。
路上他部下週斌道:“侯恂那老狐狸收繳了我們的財產和田地,你還幫他去打大同軍?”
這支軍隊的軍官大部分都是福建衛所軍官,南明朝廷清了他們的田地,但為了面子上說得過去,給他們每人加官進爵不說,同時因為擴軍,讓他們充當新招募士兵的軍官。
秦邦琦冷笑道:“不帶這隻大軍出來,我等又如何聯絡大同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