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德殿。
燭火鎏金,嫋嫋長燃。
丹陛之上,官家趙禎端坐龍椅,一襲袞冕禮服,頭戴通天冠,腰纏玉帶,腳踏皂筒靴。
一舉一動,盡是莊嚴肅穆。
自丹陛以下,文武百官,分列左右,齊齊噤聲。
以江昭為首的拓疆功臣,以慣例論之,尚在偏殿等候宣詔。
“宣——”
“拓疆功臣覲見!”
一言既出,二十餘位拓疆主官,齊齊入殿。
“微臣江昭,拜見陛下!”江昭行了大禮。
餘下的二十餘位主要功臣,連忙跟著一起行大禮。
“平身!”趙禎伸手虛扶。
“謝陛下!”
江昭起身,身形如青松挺拔,巋然不動,舉止間甚是沉穩自信,端的是意氣風發。
文武百官,齊齊觀望過去。
二十四歲,開疆拓土,仕林名士!
何為意氣風發?
這就是意氣風發!
趙禎起身,負手而立。
“自王師拓邊以來,朕常常秉燭夜觀輿圖,幸而有卿不負朕之所望,拓土西夏、吐蕃二國,揚我大周國威。”
說著,趙禎向下望去,眼底難掩欣賞,漸漸有些激動起來。
拓土功績啊!
就因為挖掘了一位賢臣,他就此成為了大周立國以來首位有拓土功績的君王。
“自太祖皇帝以來,百年國祚,未嘗有拓土之功。江卿以文臣之身統御三軍,復漢唐故地,開疆兩千裡,實為百年第一功!”
一句話,幾乎給予了最高評價。
趙禎振袖而起,掃視百官,聲震殿宇:“如此功業,當彪炳史冊,澤被千秋!”
言罷,內官持詔出列,朗聲宣敕:
“門下,制曰:
朕聞武緯文經,社稷之楨幹;犁庭掃穴,人臣之極勳。
陝西轉運使、宣撫使江昭,器識恢宏,機韜沉毅。獻《平戎》之策於堂廟,練鐵血之師於熙州。開拓邊先河之創,奇謀定七州之疆域。今特頒殊典,以彰殊勳。
特封魯國公,食邑兩千戶,許戴貂蟬冠,佩金符魚袋,紫袍玉帶,許立宗廟!
賜皇莊二十頃,御園百畝,黃金千兩,錦帛千匹,允置功臣田二十頃於故鄉。
賜內庫珍寶若干,允鞍轎刻“功德四方”字跡,命翰林院修《熙河平戎錄》,以彰殊容!
於戲!
卿曾祖父沅,謝庭蘭玉,懿言嘉行,追贈吏部尚書、金紫光祿大夫,賜諡“文肅”。
卿曾祖母陳氏,母儀淑德,慈惠含章,封陳劉郡夫人,賜珠翠翟衣。
卿祖父志,韜略傳家,功裘丕顯,加贈禮部尚書,金紫光祿大夫,賜立廟於郡。
卿祖母張氏,慈範昭垂,節烈昭聞,封滎陽郡夫人,賜澄心堂紙。
江父忠,教子有方,克成大器,加銀青光祿大夫,賜李廷圭墨。
江母海氏,勤慎宜家,清靜能賢,封河東郡夫人,賜錦緞二十匹。
江妻盛氏,賢良淑德、佐夫有志,封南陽郡夫人,賜鸞鳳金釵。
特賜蔭封子孫五人,可薦進士出身,蔭補官職。
特命,卿以熙河七州,建熙河一路,授熙河路經略安撫副使、宣撫使、銀青光祿大夫,假經略安撫使之責!
望卿不負朕望!
欽哉!
故茲詔示,鹹使聞知。”
內官一職,一向都有念詔書不斷氣的本事。
這一次,卻是大不一樣!
單獨念江昭的封賞,竟是讓掌印太監臉色都發紅起來。
可想而知,封賞何其之長。
“臣江昭,拜謝陛下!”
江昭連忙上前一步,行大禮拜謝。
幾乎同一時間,百官議論紛紛,盡是豔羨。
前些日子,官家於朝堂上公然探討過江昭的封賞事宜。
不過,也就定下了大概。
究竟該怎麼具體封賞,並未定下。
這一次,算是徹底揭曉了結果。
其中,最重要的賞賜,無疑是國公之位、史書留名、封蔭妻兒、主政一方。
國公之位,就是流爵魯國公。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