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拱殿。
華燈璀璨,絲竹奏響。
文武百官,有序入席。
作為拓邊功臣,兼文淵閣大學士,江昭無疑是慶賀的核心人物之一。
為此,卻是被安排在了右列首席,僅次於大相公韓章。
索粉、水飯、羊肉、魚肉、蓮子豬肉羹、炙雞、爆肉、胡餅、棗糕,盛於九盞小碗。
除此以外,還有鮮果、蜜餞、醪糟釀。
手持竹筷,拈了幾筷子,江昭連連點頭。
相比起先帝,官家的確是要大方不少。
最起碼,已經湊足了三尺木幾的一小半位置,不再寒酸。
“江卿。”
丹陛之上,趙策英抬了抬杯子。
“敬陛下。”
放下竹筷,江昭舉杯一敬。
“哈哈!”趙策英朗聲大笑,一飲而盡。
自九月以來,歐陽修、呂公著二人連連上奏,試圖脅迫君王,可著實是給他憋了一肚子氣。
好在,江昭沒有辜負他的信任。
不但肅清疆域,更是拓土五州。
拓土功績,史書留名。
付出有了回報,趙策英自是一等一的高興。
一杯入肚,趙策英添上一杯:“大相公,英國公老將軍。”
“陛下,請。”
韓章、張輔二人連忙抬盞,君臣對飲。
兩杯入肚,又添一杯。
根據流程,起碼得有一杯是與百官對飲。
趙策英抬了抬杯子,向下望去:“眾位愛卿。”
一年之中,凡元日、元宵、寒食、中元、重陽、清明、冬至、臘日、夏至九大節日,都有宮廷御宴賜下,朝臣自是不會陌生於御宴的流程。
“敬陛下。”文武百官,齊齊舉杯。
一連三杯入肚,興致上頭,趙策英長呼一口氣。
其後,依次望向顧廷燁、王韶、張鼎、鄭曉等拓邊武將,君臣對飲。
約莫十杯入肚,趙策英面上微醺,繼續提杯。
“江卿。”
江昭點頭,添酒抬盞。
籌光交錯,酒過三巡。
“陛下,吐蕃首領董氈,希望入席獻舞一曲。”司禮掌印太監上前通報道。
霎時,大殿為之一寂。
僅是一剎,百官相視,探討不休。
莫非,今日還能重演太宗文皇帝的名場面?
“好!”
恰是微醺,趙策英興致勃勃的掃向百官,笑道:“久聞吐蕃舞熱烈奔放,難得王師凱旋,不妨就讓董氈獻舞一曲,讓我等領略一番西域風情。”
“陛下聖明。”江昭持手一禮,附和道。
既然官家有了興致,那就沒必要掃興。
更何況,這是效仿千古一帝,那就更應該附和支援。
陛下,你就是千古一帝之姿!
“陛下聖明。”
文武百官,齊齊附和。
文武大臣,不時舉目掃視正門,面有期待。
就連幾位內閣大學士,也不能為之倖免。
說真的,誰又不想一觀吐蕃首領的舞姿呢?
日後致仕還鄉,就算是吹牛,那也有得吹。
不少人望向江昭,暗自驚奇。
就大周的武德,若非掌兵之人乃是文淵閣大學士江昭,恐怕誰也不敢相信吐蕃王竟然能被生擒。
約莫三十息,董氈進殿。
大殿上下,霎時一寂。
三四百人,齊齊聚焦過去。
氈冠、紅抹額、灰紫窄袍、披灰黃大蟲皮,典型的吐蕃服飾。
可惜,蠻夷就是蠻夷。
即便是首領,也沒有半分仁者氣度。
三四百人注視,董氈不禁身形一滯。
一時間,心頭湧動,騰起一股無法言喻的難受。
誰承想,統轄三州之地、百十萬子民的吐蕃王,竟是淪為了階下囚呢!
為了苟且偷生,甚至得效仿頡利可汗,於眾目睽睽之下獻舞。
頡利可汗心中之苦,終是感同身受。
短暫遲疑,董氈長嘆一聲,面上掛起笑容,大步走進。
“董氈,你要獻舞?”
趙策英精神大振,一身酒氣盡去。
太宗文皇帝有頡利可汗獻武,朕亦有吐蕃王獻舞!
董氈下拜,重重一叩:“相傳,頡利可汗敬重唐太宗,由此為唐太宗獻舞。”
“小臣一生,最是敬重皇帝陛下,不知皇帝陛下可否允准,讓小臣效仿頡利可汗,為皇帝陛下獻舞?”
喲呵,挺會說話啊!
江昭瞥了一眼,不禁抬眉。
這話,可不就是說“皇帝陛下就是小臣心中的唐太宗”嗎?
果然。
丹陛之上,趙策英撫膝端坐,嘴角不自主的上揚。
甚至,就連緊閉著嘴巴,也根本掩飾不住嘴角的上揚跡象。
“準!”趙策英滿意點頭,大笑道。
董氈,的確是識時務者。
大殿之上,鐘磬齊鳴,董氈踏節而舞
一角,幾位史官輪流書之,筆耕不輟。
御書房。
除了太監、宮女以外,唯有趙策英、江昭二人。
“官家。”
一道半銅製虎符掏出,江昭雙手捧過,呈遞上去。
百官慶賀,從午時賀到了戌時正(二十點),足足持續了三四個時辰之久。
慶賀結束,百官退場,顧廷燁、王韶、張鼎、鄭曉等人相繼告別,都出了皇宮。
作為主帥,江昭卻是得單獨留下歸還兵符。
“哈哈。”
趙策英爽朗一笑,隨手取過虎符,丟在木幾一角。
“董氈此人,不愧是吐蕃首領,舞姿實為朕生平僅見。”趙策英撫掌大笑道。
慶賀不久,董氈就主動獻舞,約莫跳了兩炷香。
其實,這會兒距離董氈跳舞已有三個時辰之久。
但是吧,餘韻挺足,回味悠長。
直到此刻,趙策英回想起來也還是充滿興奮。
江昭淡淡一笑,不做言語。
約莫十息,趙策英咳嗽一聲,笑意微斂。
“董氈此人,的確是識時務者。”
“既然董氈伏低做小,也不好殺了他祭太廟。”
“古時,頡利可汗為唐太宗獻舞,太宗文皇帝大喜,並未處死他,而是封以官職,囚於長安。”
“朕不若就效仿唐太宗,封董氈為忠勇將軍,長居汴京。”趙策英徐徐道。
“陛下聖明。”江昭附和道。
西寧、湟、廓三州已經納入大周版圖,董氈一生囚禁於汴京,也不妨事。
“可惜,董氈僅是吐蕃小邦首領,難與頡利可汗相媲美。”
趙策英眺望遠方,目光微凝道:“有朝一日,要是讓遼國皇帝為朕獻舞,方為千.”
“方不辜負先帝之厚望,朕也有顏面見太祖皇帝,列祖列宗。”
自從生擒了董氈,他一下子就找到了自己與千古一帝的共通之處,頗為興奮。
說著,趙策英望向江昭,目光灼灼,盡是期許。
一旦拓土遼國,覆滅西夏,實現大一統。
作為實現政權大一統的君王,他就是妥妥的千古一帝,世宗文皇帝!
“開疆拓土,實現大一統。”
輕唸了一聲,江昭眯著眼睛眺望遠方,面有嚮往之色。
半響,徐徐道:“以官家的聖明,定是會有這一天的。”
“本該如此!”
“而今,吐蕃退避,西夏頹敗。”
趙策英大手一揮,口吐酒氣:“一旦滅了遼國,定然就能實現大一統。”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