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左榜二名?”好幾位舉子讓開了一些位子,蘇軾幾人齊齊擠了過去。
大周以左為尊,左榜二名,也就是春闈大試的第二名。
章惇連忙趕過來,望了一眼,心頭微松。
左榜二名,他的前程已經不再是問題。
並且,這還證明了他不弱於族侄章衡。
“走吧!”章惇故作平淡。
蘇軾幾人相繼點頭,護著章惇往外走。
六人一直向外走,約莫走了七八百米,章惇止住腳步,長長舒了口氣。
他的內心,並不平靜。
棄去進士功名沒多久,他就娶了妻子,有了家室。
這些日子,他的壓力非常之大。
人有失手,馬有失蹄。
就怕失誤沒考上!
哪怕他知道這種可能性近乎為零,也不影響他緊張。
結果沒有真正出來以前,哪怕是狀元之才的人物,也得心中發慌。
“三年苦讀,算是有了回報。”章惇回望一眼,淡淡一笑。
“嘶~!”蘇軾舉目望向章衡、章惇兩人,驚疑道:“這次,怕是要上演一門兩榜眼的佳話啊!”
此言一出,幾人齊齊相視一眼。
嘶~!
搞不好,還真是這樣。
蘇軾、蘇轍兩兄弟一門兩位庶吉士,名傳天下,造就“三蘇”之名。
若是章衡、章惇兩人都是三鼎甲,往上還曾經出過一位百官之首章得象,還真就不見得比“三蘇”差。
甚至,論及含金量,可能還要高上一些。
本來就有先輩擔任高官,兩位小一輩的還都是榜眼,說不得就會被讚譽有“乃祖之風”呢!
“虛妄之事,都莫要胡想。”
章衡負手而笑,望向幾人:“幾位要麼得散館考,要麼得殿試,都不緊張麼?”
嘉佑七子,最近可就他沒什麼壓力。
“不急,不急。”蘇軾一臉無所謂的罷了罷手:“散館考試而已,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毫無疑問,蘇軾就是嘉佑七子中最為樂觀的存在。
“走吧,去小酌幾杯。”
相比起哥哥,蘇轍要沉穩不少。
談及散館考試,眉宇間也多了些鄭重。
“走。”
幾人低調離去。
三月初,東華門外。
笙簫奏響,編鐘長吟。
“咚!”
一道鍾擊長吟,由動而靜。
宰輔大相公韓章出列,高聲唱道:
“天佑大周,俊採星馳。爾等窮經皓首,今躍禹門。東華唱名者,當思致君堯舜;暫屈孫山者,毋忘格物初心。欽哉!”
“萬歲!”山呼海嘯,百官、貢士三叩九拜,聲震閶闔。
柷敔三響,韓章皓首蒼髯,唱道:
“嘉佑五年,一甲第一名,萊州王俊民!”
“嘉佑五年,一甲第二名,建州章惇!”
一道道唱名,傳遍東華門。
“章惇?莫非是嘉佑七子中捨去進士功名的章子厚?”有官眷驚道。
捨棄進士功名,這種做法實在是太讓人印象深刻。
“就是他。”有人感慨道:‘真金不怕火煉啊!’
時隔三年,章惇再考,位列三鼎甲。
這樣的人物,的確是才華斐然。
“據說他是章衡的族叔?”有人驚道:“叔侄二人,皆是榜眼功名,實在是不凡啊!”
“一門兩榜眼,著實為一場難得的佳話啊!”有人微嘆,甚是感慨。
這水平,甚至都讓人生不起嫉妒之心。
“嘉佑七子,名不虛傳!”有官員讚譽道。
七人的小圈子,竟是有一位狀元、兩位榜眼、三位庶吉士。
哪怕是差一點的曾鞏,也是進士功名。
這個小圈子,既有淮左江郎【韓門立雪】的佳話,也有“三蘇”父子三人齊名的佳話。
過些日子,甚至可能還會有“一門兩榜眼”的佳話。
這樣的組合,怕是史書上都得書上一筆。
太超標了!
嘉佑七子,單獨拎一位出來,可都是名揚一方,甚至是名揚天下的人物。
以嘉佑年號為名,就連官家也出聲讚譽,實在是實至名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