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我,小閣老,攝政天下

第82章 上《平戎策》

新豐樓設宴一過,司馬光與底下人相互檢舉的罪狀。無一例外都落到了江昭手上。

孔子為聖人,尚且有誅殺少正卯的惡舉。

宦海沉浮,誰敢說自己的徹徹底底的清白?

作為百官之首的弟子,從罪狀落到江昭手上的那一刻,也就意味著政鬥進入了尾聲。

零零散散的罪狀送入吏部,隨之而來的自然是處罰結果。

副使司馬光,貶儋州任昌化縣令。

轉運判官劉平,擢從五品團練使。

轉運判官陳辛,貶一縣縣丞。

餘下的官員,無一例外,要麼是調任虛職,要麼是貶官。

轉運司上上下下,徹底換人。

新官上任不足兩月,轉運司官員就貶、撤了個乾乾淨淨,引起了不小的震動。

不知何時,或許是轉運判官劉平因擢升而太興奮,吃醉了酒,說出了一些不該說的話。

特別是說出了關於司馬光的架空決定與抗稅謀劃,引得不少人注目。

這一來,不少人齊齊恍然,暗道小閣老講究人。

畢竟,一旦江昭真的舉證抗稅一事,光州、冀州、同州,怕是都得遭到軍隊鎮壓。

政鬥結果就要見分曉,司馬光方才出來求饒,小閣老也大氣的沒有計較,可不就是講究人。

起碼,沒有動不動就夷三族!

誰人知曉了內情,不得說一句小閣老心善?

輿論傳開,小閣老之名,越發響亮。

轉運司一方,特意調任的十三位進士齊齊擢升,都是一躍跳級,位列八品官位。

當然,跳級也得適當跳,不能太過分。

因官階的問題,轉運判官這樣正六品的官職註定與十三人無緣。

於是,經江昭選拔舉薦,挑出了兩位判官的人選。

一人名為沈括,字夢溪,因父輩蔭封而入仕,為官已有相當一段時間,擅長農田水利,主張改革。

一人名為薛向,以父輩蔭封而入仕,擅長物資調配,聚財斂財。

除了沈括、薛向,以及十三位進士,江昭又適當簡拔了二十餘人,合計三十餘人,重新構建了轉運司官員班子。

如此,上下一心,江昭徹底掌握住了轉運司。

時間一晃,就是一年。

轉運司,轉運使廳。

江昭手持一封奏疏,斟酌起來。

奏疏題名:平戎策。

這是他將要上奏的奏疏。

最近,陝西可不太平。

陝西為邊陲之地,緊鄰著西夏、吐蕃。

其中,西夏為北,吐蕃為南。

河湟、青唐之地,為吐蕃政權。

河西之地,為西夏政權。

西夏、吐蕃兩大政權,以河湟之地接壤。

大周、西夏、吐蕃,三者局勢關係時常變動。

偶爾是大周、西夏聯合對吐蕃,偶爾是大周、吐蕃聯合對西夏,偶爾是西夏、吐蕃聯合對大周。

局勢變動,非常迅速,並以大周最為國力雄厚。

本來,以大周的國力,未必就怕了西夏與吐蕃聯合,但奈何大周地理位置十分特殊。

十分國力,往往只敢用處五分,餘下的五分則是得防範大周以北的遼國,以及大周以南的大理國。

大周、西夏、吐蕃、遼、大理,五大政權,唯有大周是與四大政權全部接壤,須得特意防範四大政權。

如今,江昭有意上書奏疏,卻是因察覺到了西夏與吐蕃兩國的脆弱,有意奪取疆域。

吐蕃一國,吐蕃王名為唃廝囉,乃是透過政變上位。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