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

第63章 車營之法

他在燭光下仔細的讀了起來,越讀越是覺得徐渭果然是有大才的!

這份萬言書從邊軍戰略,到宣府大同地區山川地理,邊防情況,都有詳細的論述,徐渭甚至對草原上各部的情況都有所瞭解,還提出了對應的分化拉攏之策。

徐渭甚至連詳細的戰術都做了論述。

徐渭提出的戰術名為車營。

當然,徐渭在萬言書中也說了,這個車營並不是他首創,而是在抗倭戰爭中,從俞大猷的偏廂車戰術中得到的靈感。

徐渭寫道:

“仿俞大猷獨輪偏廂車式,前設虎頭牌,側鑲榆木板,內藏佛郎機銃眼。車轅刻陰陽榫卯,可速結方陣。”

他給車營安排了配置,“每車配眼快軍士六人,攜三眼銃二杆、神機箭匣五具、鐵蒺藜囊三袋。”

陣法則是“遇騎則結龜甲陣,退兵則化長蛇勢。”

而徐渭又提出守戰四策,分別對應“平原野戰、險隘設伏、墾殖屯邊、冬擾春襲”,系統性的提出了具體的對敵方略。

甚至徐渭還對車營可能產生的問題做了預案,“須防將領貪功冒進,車陣未成而遭截殺;嚴查匠作偷工減料,榫卯不牢則全軍危殆;慎擇天時地利,雨雪泥濘則寸步難行。”

最後徐渭自信的寫道:

“昔李牧守代郡,以車千乘破匈奴;嶽武穆郾城大捷,麻扎刀克鐵浮屠。今若得精車三萬,輔以邊牆烽燧,可復河套而制漠南。”

蘇澤看完萬言書,對著徐渭說道:

“先生大才!”

徐渭卻有些黯然,他說道:

“東翁獻上此策,必能得朝堂側目,以東翁在陛下和諸位諸位閣老心中的分量,若是車營之法能成,能報我大明邊疆數十年安寧,徐某也就此生無憾了!”

徐渭沒有官員身份,沒有上疏的資格,所以只能作為幕僚幫著蘇澤起草奏疏。

蘇澤看完了萬言書,對著徐渭說道:

“青藤先生,蘇某不願意貪功,這份奏疏還是等你以後自己上吧。”

“?”

蘇澤又說道:

“前些日子,我和國子監沈鯉沈司業說起過青藤先生的事情,正好國子監內有貢監生出缺,就給你補了監生資格。”

“以後青藤先生一邊給我做幕,一邊準備順天府鄉試吧。”

徐渭驚訝的看著蘇澤說道:“老夫已經虛歲四十八,還要參加科舉嗎?”

蘇澤說道:

“我在翰林院讀到,嘉靖朝有一位進士王鴻漸,他在少年就中了河南鄉試解元,到了四十九歲才登科進士。”

“青藤先生也不過四十八,為何不能再考?”

“若青藤先生有志於軍務,中了進士後可以任官西北,也能造福一方,所以這封上疏應該由你自己上!”

徐渭眼眶溼潤,對著蘇澤一拜到底,長稽為禮。

——

其實蘇澤本來就不準備摻和這次北疆的事情,果不其然,八月二十二日,邊關再次傳來訊息,原來這次兵圍大同是個烏龍事件。

可朝廷爭議的重點,卻從如何防禦京師,滑向了不可知的方向。

今天沒加更了,要準備後面的劇情,差不多也要上架了。

再次感謝大家支援。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