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

第78章 公私

“雷尚書?”

叫住蘇澤的,正是工部尚書雷禮。

雷禮身材矮小,如果不是一身硃紅色的官袍,就是一個平平無奇的小老頭。

但是身為執掌工部的一部之長,沒人會等閒看待雷禮,蘇澤恭敬行禮。

雷禮用一口濃重的江西口音說道:

“子霖在《樂府新報》上刊登的那個實驗,老夫命人在工部做了,木球鐵球確實同時落地,老夫思考了良久,均不得法,何解?”

包括趙貞吉在內,幾個步伐慢的閣部重臣也豎起耳朵,想要聽蘇澤怎麼解釋。

蘇澤也沒想到,自己在《樂府新報》上刊登的實驗,這麼快就有人去驗證了,而且還是雷禮這位工部尚書。

咱們大明工部的工作不飽和啊!

但這也正是蘇澤在《樂府新報》上連續刊登這些科學實驗的目的。

他說道:

“回雷尚書的話,《墨經》有云,‘力,行之所以奮也’。木球鐵球下墜,皆因有力而驅之。”

雷禮連連點頭,他是營造過三大殿的工部尚書,本身也精通於營造之術,對於力是太瞭解了!

蘇澤指著地面說道:

“而人能腳踏實地,蓋因大地有力吸之,萬物皆受重力牽引,如同稚子撲向娘懷,木球鐵球蓋因此力而墜也。”

聽到這裡,趙貞吉也跟著點頭,顯然蘇澤這一套重力說,和他信奉的泰州王學思辨有些類似了。

蘇澤接著說道:

“萬物皆有重力,但是物重則力沉。”

雷禮也點頭,這個道理也很容易理解。

蘇澤又說道:

“鐵球力沉,但鐵球質重。木球力輕,但是木球質輕,力均則速同也。”

雷禮捻鬚的手忽然頓住,他想起工部營造時運料車馬常因載重不同而速度各異。

蘇澤這個例子,等於是鐵球重但是重力大,木球輕但是重力小,所以兩者的加速相當,最後就能同時落地。

他渾濁的眸子驀然清亮:“子霖是說,無論鐵木輕重,所承之力與自身質料相稱,故墜落之速竟能一致?“

果然是有過豐富工程實踐經驗的工程大佬,蘇澤一點就透。

就在這個時候,趙貞吉又問道:

“那日老夫在家中習字,紙筆同時打翻跌落,按照你的說法,應該是同時墜地,為何是筆先落地呢?”

蘇澤看向趙貞吉,原來趙閣老你也偷偷在家做了實驗啊!

蘇澤立刻說道:

“因為風阻。”

“風阻?”

“天地有氣而生,萬物置於氣中,如在水中,自有託舉之力。”

“鐵球木球質重,則風阻甚微而無礙,但對於紙而言,風阻就如同舟行水中,故要比筆更緩落地。”

蘇澤一呼袖子,就看到官袍的袖子隨著空阻而動,趙貞吉立刻明白了蘇澤的意思。

在場的大佬們滿意的點頭,雖然蘇澤只是從概念上做了解釋,但是其中包含的道理還是很有意思的。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