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百戶恭敬的點頭,但是他又擔憂的說道:“參將,聽說這次南兵北上乃是閣部議定的,怕是不像以前那麼容易糊弄?”
大同距離京師並不遠,趙百戶也有自己的訊息渠道。
鄭參將說道:
“京師的那些大人們自有籌劃,能不能阻擋南兵北上,也不是靠你我就能成事的。”
聽說京師那些大人們還有後手,趙百戶也明智的不再多說。
——
大同,代王府。
代王一脈承襲六代,現任朱廷埼四十多歲,養尊處優的他看起來十分的年輕,他正在聽著京師回來的管事彙報。
“朝廷真的要派御史清查大同邊屯田畝?”
朱廷埼手中握著玉珠,詢問自己的親信。
管事躬身說道:“王爺,朝廷已經命戚繼光領南兵北上了,這就是要清查邊田了!”
朱廷埼心中煩躁,代王一脈受封於大同,第一任代王朱桂是朱元璋第十三子。
這代王一脈,從第一任代王朱桂開始就是歪的。
朱桂在建文帝時期就因罪被革去王爵,後來朱棣靖難後恢復了這個弟弟的王爵,但是朱桂依然在封地為非作歹。
朱棣多次寫信訓斥這個弟弟,還革去他的護衛懲戒。
首任代王的諡號是“簡”,“政略疏闊,失於簡慢”為簡,得了這麼一個諡號,可見代王一脈的傳承。
從首任代王開始,就不斷侵吞大同邊境衛所的屯田,到了現任代王,其名下的過半土地,都是侵佔的軍所屯田。
除了侵佔衛所屯田,代王一脈還熱衷於和草原走私。
打著王府旗號的商隊,往來於草原和京師之間,所以受封于山西這塊貧瘠土地的代王,卻比一些受封於湖廣的王爵還富貴。
代王府盤踞大同六代,和地方衛所也是同氣連枝。
朝廷如果真的調集南兵北上,自然會影響代王的利益。
朱廷埼向管事問道:
“京師的那些夫子們怎麼說?”
雖然嘴裡說著“夫子”,但是朱廷埼卻對京師那幫文官沒什麼好感。
但他是大明藩王,按例是沒辦法影響朝廷的大政的,所以還需要和這些“夫子們”聯合才行。
其實明代藩王對政局的影響力是很大的。
很多藩王都會在官員剛入仕的時候,資助鄉籍的官員,遇到對方生日或者家中喜事都會送上賀錢。
再比如這些官員雖然在各地為官,但是他們的家人還留在原籍,作為本地宗王也能提供不少幫助。
這名管事,就是朱廷埼派往京師的“駐京辦主任”。
管事立刻說道:
“王爺,夫子們請您在適當的時候上書,請求遷藩。”
朱廷埼的臉色一變,他看向管事問道:
“真的要這麼做?”
遷藩,就是請求朝廷重新安排封地。
這在大明是有先例的,最有名的就是遼王藩,原本是北方的藩王,在成祖靖難後被封到了荊州。
請求遷藩,這算是魚死網破了,朱廷埼也有些遲疑道:
“事情真的到了這一步了嗎?”
管事連忙跪下說道:
“王爺!朝廷磨刀霍霍,早就對宣大邊鎮和我山西宗王不滿了!這次調集南兵北上,戍邊是假,要對我等動手才是真的!”
“到了這個境地,唯有殊死一搏,方有活路啊!”
朱廷埼沉默了一下,想到了自己犯下的那些荒唐事情。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