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

第82章 代王

作為宗王,朱廷埼在本地做的禍事實在是太多了,根本就經不住查。

朱廷埼還有些猶豫,管事又說道:

“王爺,您忘了饒陽王了嗎?”

管事說到了饒陽王,朱廷埼身體一震。

當年朱廷埼剛剛繼承王爵的時候,饒陽王朱充跼欺辱代王府,經常和朱廷埼衝突。

朱充跼氣焰囂張,還以“邊事不靖”為名,上書嘉靖皇帝,皇帝罷黜了偏向代王一脈的御史和總兵。

朱廷埼花費了不少銀錢,最後巴結上了當權的嚴嵩,將饒陽王朱充跼扳倒。

最終饒陽王朱充跼被判處禁錮鳳陽高牆。

皇室如何對待藩王的,朱廷埼心中很清楚,鳳陽府內那座高牆環繞的皇城,就是專門用來圈禁宗人的超級監獄。

朱廷埼可不想要和自己的敵人朱充跼,一起在鳳陽高牆內相見。

下定了決心,朱廷埼說道:

“等到時機成熟,本王就上疏!”

——

京師的風向變化很快。

就在前幾天,六科十三道還在反對蘇澤的《平戎策》,這些日子科道言官開始支援朝廷。

監察御史雒遵上書朝堂,請求在宣府大同二鎮清軍清田。

接著又有御史上書,要求徹查宣府大同冒功討賞的一起舊案。

京師的風向轉變太快,反而引起了高拱和張居正的不安。

高拱在雒遵的奏疏上票擬意見,反對在這個敏感時期清軍清田。

但是顯然隆慶皇帝不是這麼想的,作為皇帝,對於九邊積弊他自然是清楚的。

九邊每年消耗這麼多的邊餉,但是邊鎮依然糜爛,好幾次被蒙古人打到內地州縣。

遼東也不安寧,薊遼每年都鬧出亂子。

無論是蘇澤的《平戎策》,還是閣部會議中大臣的發言,也都提及了宣大衛所不堪用的事實。

雖然高拱和張居正都票擬反對,但是隆慶皇帝還是同意了雒遵的上疏,準備派遣巡邊御史前往宣大,好好整頓一下邊務。

九月十二日,皇帝下旨都察院,院推巡邊御史前往宣府大同。

但《平戎策》已經成了閣部共議的國策,已經是閣老們主導的事情了。

雖然察覺言官風向轉變有些異常,但蘇澤被閣老們使喚著奔走六部各衙門推進《平戎策》,無暇顧及外朝風向的轉變。

而今天好不容易得空,蘇澤又一大早就換上了官袍,前往東宮參加皇太子的經筵。

踏進東宮,蘇澤就見到了自己的同鄉好友申時行。

“汝默兄。”

申時行看向蘇澤,說道:

“子霖,我妻弟前幾日進京,帶了家鄉的蝦醬,你嫂子約你下次休沐來家裡吃飯。”

蝦醬,就是用河蝦的蝦籽、蝦黃炒成的醬,也是蘇州本地的味道。

後世聞名蘇州的三蝦面,大概就是脫胎於蝦醬。

聽說家鄉的蝦醬,蘇澤也犯了饞蟲,連忙說道:

“那旬中休沐,蘇某就登門叨擾了。”

這時候皇太子身邊的親近太監張宏走到門前道:

“太子宣諸位師傅進宮經筵!”

本月28號上架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