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俄國當文豪

第178章 伸向英國的大手與邀請

再就是推理小說也完全能夠跟社會現實密切聯絡起來,這樣的話能寫的內容就更多了。

總而言之,米哈伊爾正在構思自己的新計劃,而與此同時,法國那邊肯定也是要繼續努力的,既然好不容易開啟了局面,那自然不可能輕易放棄。

不過在將新的小說寄過去之前,米哈伊爾還要根據屠格涅夫帶給他的那些信件寫上幾封回信,關於巴黎的這些來信的內容,米哈伊爾只能說是多種多樣。

在這其中大仲馬老師可謂是性情極了,大意就是:小老弟,來巴黎,請你吃,請你喝,再帶你到巴黎最好的地方,舒服舒服再舒服。

米哈伊爾:“.”

你說這扯不扯?

本來就命途多舛,指不定就要去惡劣的環境闖一闖,再得個病那還得了?

對於很可能死於梅毒的大仲馬老師的這封來信,米哈伊爾當然還是認真做了回覆,不管怎麼說,混吃混喝總歸是好的。

至於巴爾扎克老師,那自然還是在強調他的大生意,與此同時,他還在詢問米哈伊爾對古董是否有興趣,到時候來巴黎了可以去他那裡看看。

對於巴爾扎克老師晚年的收藏癖,米哈伊爾當然還是知道的,有一次巴爾扎克在買到一套供九人使用的古瓷餐具之後便得意洋洋地宣稱:“我買它只花了三百法郎,而仲馬則花了四千買了類似的一套,它至少要值六千。”

但到了最後,巴爾扎克老師還是不得不承認他原以為是中國出產的瓷器,結果竟然是荷蘭仿造的:“它並不比我本人更多一點中國氣味。”

所以面對這樣的來信,米哈伊爾只能是跟巴爾扎克老師客套客套,然後再不經意間露出自己雜誌社老闆的身份,說暫時不需要再做什麼別的生意,雜誌社的利潤就已經夠了。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法國的科學家們的來信,看得出來,他們有些人確實對書裡描寫的東西以及米哈伊爾提出的所謂的“科幻小說”很有興趣,為此竟然還專門來詢問米哈伊爾一些事情。

比較硬核的老哥,不知道是不是聽信了什麼傳言,總之他竟然在信裡面寫了一大堆的數學公式然後向米哈伊爾請教,還說什麼:

“我從別人那裡聽說,您是俄國最為天才的數學家,因此不知您能否抽出時間為我解惑。”

米哈伊爾:“???”

這是從哪聽來的野史?這也太野了吧?

只能說,數學不懂那是真的不懂,即便米哈伊爾腦子裡是有一些亂七八糟的公式,但他完全就不知道是什麼意思,比較經典且廣為人知的一個公式,便是據說解釋了原子彈威力為什麼那麼大的e=mc。

不過有一說一,記得歸記得,究竟怎麼樣米哈伊爾懂個幾把.

總之面對這種來信,米哈伊爾也是趕忙在回信當中進行澄清,像這種領域根本裝不了一點,最多也就作為金主在其中露露面。

雖然不懂,但米哈伊爾對於科學的尊敬確實是真的,因此為了傳達自己在這方面的想法以及簡單描繪一下科幻小說的定義,米哈伊爾正在寫一封《致科學家們的一封信》,準備刊登在法國的報紙上。

倘若後續有更多收益的話,米哈伊爾就按照計劃搞一個鼓勵和獎勵傑出科學家和發明家的民間獎項,要是他的文學名聲越來越響亮,想必這一科學獎項的名聲同樣不會太拉胯。

最後則是來自巴黎的讀者們的來信了,不得不說,可能是經過了屠格涅夫的篩選的緣故,總之這些讀者們在信裡面可謂是相當熱情,一個勁的表達對米哈伊爾的崇拜和敬仰的同時,還有不少女讀者直接在信中表達自己的愛意。

雖然米哈伊爾知道有些話肯定不是真的,要麼就是有自己的打算亦或者別的原因,但不管怎麼說,米哈伊爾看著看著,一直繃著的臉多少還是流露出了一絲笑意.

咳咳。

米哈伊爾,你怎麼能這個樣子!

米哈伊爾在自我反省過後,也是很快就寫起了準備刊登在法國報紙上的《致巴黎讀者們的一封信》,畢竟光名字被人知道了有什麼用?米哈伊爾總得告訴法國人自己叫什麼,目前在哪,日後的規劃和打算.

簡而言之,養養聲望,這年頭的作家們除了作品以外,基本上都是透過直接對話的方式來擴大和發揮自己在民眾們那裡的影響力的,當然了,在俄國不太能這麼養,養太狠了就是槍打出頭鳥,出了什麼事沙皇的鐵拳第一個就朝這樣的人砸過來。

不過即便米哈伊爾在俄國沒怎麼動過這方面的心思,但在他的朋友們的努力下,他在聖彼得堡文化界的聲望確實是越來越高了。

就當米哈伊爾專心在家裡幹著這些事情的時候,很快,一位熟悉的客人再次來到了他的家中,而這次剛一見面,對方便迫不及待的向米哈伊爾展示了他手上長長的槍管子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